浙江自考网

咨询热线

15700080354 (点击在线咨询)
您现在的位置:浙江自考网>复习资料 > 正文
自考攻略

2022年浙江自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知识点归纳(1)

时间:2022-08-10 09:30:10 作者:储老师

自考助学

  第一章 
  一、哲学的基本含义(教材P6)
  ※二、学的基本问题及意义:(教材P6)
   1、什么是哲学基本问题?
   2、哲学基本问题的两方面内容;
   3、把握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三、哲学的基本派别:(教材P8--9)
   1、唯物主义的三个历史形态
   2、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
   3、超党派的二元论及其宪法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教材P3--6)
   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2、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
   3、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理论来源。
  五、马哲的基本特点(在实践基础上的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教材P8)
    实践性的理解
    革命性的理解
    科学性的理解
  六、马哲产生的意义(马哲的产生是人类思想上的伟大变革)(教材P9--10)
   1、在对象方面的变革及意义(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2、在内容方面的变革及意义
  七、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及历史唯物主义产生的意义(教材P9--10)
  八、马哲与现时代
  1、马哲与现代西方哲学的关系(教材P11--12)
    现代西方哲学的两股思潮
    马哲与现代西方哲学的区别
    马哲与现代西方哲学的联系
  ※2、马哲与现代科技革命的关系(教材P13--14)
   3、马哲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两次飞跃(教材P13--14)

  第二章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物质观
  ※1、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意义;(教材P32--33)
  2、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系统与哲学的物质概念的关系;
  3、物质与运动(教材P34--36)
    ① 运动的含义
    ②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③ 运动与物质的关系
    ④ 运动的基本形式及其相互关系(教材P54)
    ⑤ 运动与静止的意义及承认相对静止的意义
   4、时间与空间(教材P36--38)
    ① 时空的含义与特性
    ② 时空与物质运动的意义
    ③ 时空的客观性 反对唯心主义时空观
    ④ 时空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有限性与无限性及其意义
  5、社会的物质性(教材P39--41)
  二、马哲关于意识的观点(教材P41--46)
  1、意识的起源: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社会劳动的产物。(劳动在意识产生中的作用)
  2、意识的本质:人脑的机能;对物质的反映。
    ① 意识内容是客观的,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
    ② 理解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③ 意识的主观性的表现。庸俗唯物主义在此问题上的错误。
  ※3、意识的能动作用及其实现途径:能动作用、反作用、主观能动性提法一致。(教材P46--48)
    ① 能动性含义;
    ② 能动性表观:四点;
    ③ 实现能动作用的事件与途径。
   4、人工智能的意义及其人类意识的区别(教材P49--51)
  ※三、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及其关系及意义(教材P55--56)
  四、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意义
     运用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说明一切从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实际出发的重要意义。

  第三章
  一、 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教材P60--66)
   1、 联系及其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
  2、系统及其特征;
  3、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及其意义。
  二、 世界的永恒发展(教材P67--68)
  1、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产生和旧事物灭亡;
    ① 什么是新事物?
    ② 判断新旧事物的标准;
    ③ 为什么新生事物不可战胜?
  2、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及对立的焦点(教材P69--70)
  3、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教材P71)
  三、 联系发展的规律与范畴
  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源泉与动力
  ① 矛盾及其两个基本属性,及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及其关系;(教材P72--73)
  ②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的理由;(教材P74--75)
  ※③ 内、外因的含义及其关系与实践意义;(教材P75--76)
  ※④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及其关系和意义;(教材P77--78)
    A、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含义
    B、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这一关系问题是矛盾问题的精髓
    C、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⑤ 矛盾发展不平衡原理
   ※A、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含义及二者关系,以此原理说明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与一系列"两手抓"的意义(教材P78--80)
   B、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含义与二者关系,以此原理指导说明正确认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形势(教材P78--80)
     C、辩证法是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教材P80--81)
  2、质量互变规律:提示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状态和形式的规律
   ① 质量度的含义、特点及把握它们的意义;(教材P81--83)
   ※② 量变与质变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以及把握这一规律的意义;(教材P83--84)
    ③ 量变、质变的基本形式及量变与质变的相互渗透;(教材P85--86)
  3、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事物运动、变化、发展趋势和道路的规律。
  ※① 辩证否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观的对立。如何正确对待文化遗产;(教材P87--88)
    A、辩证否定观内容与形而上学否定观的对立
    B、正确对待文化遗产(教材P87--88)
   ② 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内容及意义;(教材P89--91)
  4、各对基本范畴
   ① 原因与结果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与实践意义;(教材P92--104)
   ② 必然与偶然性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与实践意义;
   ③ 可能与现实性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与实践意义;
   ④ 本质与现象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与实践意义;
   ※⑤ 形式与内容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与实践意义。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报名提醒

【考试时间:4月12-13日】

浙江自考服务中心

  • 微信公众号
  • 考生交流群
  •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加关注微信公众号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 考生交流群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关注公众号

回复“免费资料”领取复习资料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交流群

<<点击收起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APP

APP
下载

man
联系
微信
wxlogo
扫描
二维码
反馈建议
反馈
建议
回到顶部
回到
顶部
app
微信客服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