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自考网

咨询热线

15700080354 (点击在线咨询)
您现在的位置:浙江自考网>复习资料 > 正文
自考攻略

2022年浙江自考经济法概论复习笔记:第十三章

时间:2022-08-20 16:15:20 作者:储老师

自考助学  第十三章 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

  一、概述:

  1、不正当竞争行为:

  (1)不正当竞争行为定义:指经营者有悖于商业道德且违反法律规定的市场竞争行为。

  (2)不正当竞争行为特征:竞争性、反道德性、违法性

  (3)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所规制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类型:与他人商品或者服务相混淆的虚假宣传行为、商业贿赂行为、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行为、侵犯商业秘密行为、不当有效销售行为、诋毁商誉行为。

  (4)不正当竞争行为危害:侵犯竞争者和消费者的权利

  损害市场机制,破坏市场秩序

  危害信用和社会公德

  2、反不正当竞争法:

  (1)反不正当竞争法概念:指调整在国家规制不正当竞争行为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即反不正当竞争关系,包括不正当竞争行为规制关系和反不正当竞争体制关系。

  (2)反不正当竞争法调整对象:是在国家规制不正当竞争行为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即反不正当竞争关系,包括不正当竞争行为规制关系和反不正当竞争体制关系。

  (3)反不正当竞争法与反垄断法的关系:

  在宗旨和所发挥的社会经济功能上是协同的

  所产生的背景、适用的市场状况、调整的对象、规制的行为是不同的

  3、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渊源:

  (1)各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立法的模式:

  专门立法模式:即专门制定《反不正当竞争法》,如德国、日本

  合并立法模式,即制定《竞争法》,将反不正当竞争与反垄断合并立法,如瑞典、芬兰、俄罗斯等国。

  综合立法模式,即在其他法律中设专章、节或条款规范反不正当竞争行为,如意大利等。

  援引模式,即适用其他法律的相关条款,如法国。

  (2)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渊源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

  4、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执行体制和程序:

  我国的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执行体制,在同一层次上实行综合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报名提醒

【考试时间:4月12-13日】

浙江自考服务中心

  • 微信公众号
  • 考生交流群
  •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加关注微信公众号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 考生交流群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关注公众号

回复“免费资料”领取复习资料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交流群

<<点击收起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APP

APP
下载

man
联系
微信
wxlogo
扫描
二维码
反馈建议
反馈
建议
回到顶部
回到
顶部
app
微信客服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