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自考网

咨询热线

15700080354 (点击在线咨询)
您现在的位置:浙江自考网>复习资料 > 正文
自考攻略

2022年浙江自考《国际贸易实务》复习笔记(4)

时间:2022-08-23 16:10:08 作者:储老师

自考助学 第五章 主要国际贸易理论
  一、绝对优势理论与比较理论
  1. 绝对优势理论
  ⑴由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创始人亚当·斯密提出的。
  ⑵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
  ⑶理论:每个国家都应只生产它擅长的产品,然后用来交换别国所擅长的产品,这比各国各自生产自己所需一切东西更为有利。
  ⑷相关名词:①绝对优势:当一国能够用同样的资源生产比别国更多的产品,从而使每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 低于别国,则称该国在这种产品的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②自然优势:是超乎人力范围之外的气候、土壤、矿产等优势。③获得性优势:是在经济发展的过程逐步形成的特殊技术或技巧等。
  ⑸绝对优势来自自然优势或获得性优势,可以用劳动生产率或生产成本来衡量。
  ⑹片面性:只能解释国际贸易中的小部分交易,即一国至少在一种商品的生产上处于绝对优势。
  2. 比较优势理论
  ⑴由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大卫•李嘉图提出的。
  ⑵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⑶理论:李嘉图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比较优势,而不是绝对优势。各国应按照“两利取其重,两劣取其轻”的原则进行分工和交换,即每个国家都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
  ⑷比较优势理论是经一系列的假定为前提的。这些假定包括:
  ①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它们生产两种产品;
  ②所有的劳动都是同质的,没有熟练与非熟练之分;
  ③生产成本不变,无规模收益;
  ④没有运输费用;
  ⑤生产要素都是充分就业,并在一国国内自同流动,而在国际间则不能自由流动;
  ⑥生产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市场,国际间实行自由贸易;
  ⑦贸易是按物物交换的方式进行;
  ⑧不存在技术进步。
  二、要素禀赋理论
  要素禀赋理论是由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对外贸易对国民收入之影响》)和俄林(《域际和国际贸易》)创立的,也称为赫—俄理论(H—O理论)。
  1. 赫—俄理论的假设条件
  ⑴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生产两种商品,使用两种要素;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报名提醒

【考试时间:4月12-13日】

浙江自考服务中心

  • 微信公众号
  • 考生交流群
  •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加关注微信公众号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 考生交流群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关注公众号

回复“免费资料”领取复习资料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交流群

<<点击收起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APP

APP
下载

man
联系
微信
wxlogo
扫描
二维码
反馈建议
反馈
建议
回到顶部
回到
顶部
app
微信客服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