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自考网

咨询热线

15700080354 (点击在线咨询)
您现在的位置:浙江自考网>复习资料 > 正文
自考攻略

2022年浙江自考公共关系复习笔记第七章:公共关系传播模式与媒介

时间:2022-09-12 15:51:53 作者:储老师

自考助学   以下自考复习资料均由浙江自考网整理并发布,考生想要了解更多关于浙江自考报名、考试、成绩查询、毕业、历年真题、常见问答等相关信息请关注浙江自考网,获取浙江自考更多信息。


一、 拉斯韦尔的5W模式

1948年, 拉斯韦尔发表《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提出了界定传播研究范畴的经典模式——5W模式,即把传播学的研究内容分成5个部分,即 控制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对象分析效果分析(可视为传播研究的基本范畴):

1.传播 控制分析,主要包括:<1>传播的法规和;<2>传播者的社会地位;3>传播者对传播的影响;<4>传播者的社会责任。

2.传播 内容分析,包括传播的分类、符号、宣传方法等。

3.传播 媒介分析,包括传播媒介环境、特点等。

4.传播 对象分析,包括传播对象的心理、劝服等

5.传播 效果分析,包括传播效果的类型、因素、定量方法等

二、 把关人理论

1.把关人又称 守门人,是指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对信息的提供、制作、编辑和报导能够采取“ 疏导”与“ 抑制”行为的关键人物,出自于 德国社会心理学家 库尔特 ٠ 卢因1947年所写的《 群体生活的渠道》。

2.把关人的传播行为,包括“ 疏导”和“ 抑制”两个方面,主要取决于自己的 预存立场(即是指自己原有的意见、、兴趣和精神状态的总和)。

三、 两级传播模式

1.两级传播论,是美国著名社会学家 拉扎斯菲尔德提出的。

2.拉扎斯菲尔德提出了信息的传递是按照“媒介——意见领袖——受众”这种两级传播模式进行的。

3.意见领袖又称“ 舆论指导者”是指社会活动中能有较多机会接触来自各种渠道的信息的人,即“消息灵通人士”;或对某一领域有丰富的知识与的“权威专家”,其态度和意见对广大公众影响较大的那一部分人。

四、受众选择“ 3S”论 传播学者发现传授者在接触媒介和接收信息时有很大的选择性,这个选择过程表现为三种现象,简称“3S”,包括:

1. 选择注意,是指在信息接受过程中,人们的感觉器官虽然受到诸多信息的刺激,人们不可能对所有的信息作出反应,只能有选择的加以注意。从这一角度看,提高信息的竞争能力,应注意的因素:

<1> 对比,将内容大不相同的稿件或节目编在一起,表现为强烈的对比,以引起消费者较大的注意。

<2> 强度,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刺激性强的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

<3> 位置,某个时段或位置能够减少或避免与不相干信息的碰撞与干扰,此时的信息就会显现出良好的传播效果。

<4> 重复,重复的刺激是使信息引人注意的一个重要手段。

<5> 变化,持续的时间太久,就会使人们对信息失去新鲜感而失去注意,因此,适当的变化是吸引注意的必要条件。

2. 选择性理解,是指不同的人对同一信息作出不同的意义解释和理解。影响传授者的选择性理解的因素包括 需要态度情绪三个方面。 3. 选择性记忆,人们只记忆对自己有利的信息,或只记自己愿意记忆的信息,而其余信息却被忘却,这种记忆上的取舍,称为选择性记忆。可以分为 输入存储输出三个阶段。

五、 议题设置论 1.议题设置是指大众传播对某些议题的着重强调和这些议题在公众中受重视的程度构成强烈的正比关系,即是在大众传播中越突出某一事件,多次、大量地报导某一事件,就会使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报名提醒

【考试时间:4月12-13日】

浙江自考服务中心

  • 微信公众号
  • 考生交流群
  •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加关注微信公众号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 考生交流群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关注公众号

回复“免费资料”领取复习资料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交流群

<<点击收起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APP

APP
下载

man
联系
微信
wxlogo
扫描
二维码
反馈建议
反馈
建议
回到顶部
回到
顶部
app
微信客服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