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公共学的的学科要素
1、公共学的学科概念的内涵
1) 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是公共组织,尤其是公共权力机关制定和执行的公共政策。
2) 按照理性的原则来衡量,这门学科具有准科学的特征。
3) 这门学科的研究内容在国家、政府、政党的职能活动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涉及并需要各个学科的各个知识领域,在学科内容上公共政策学具有跨学科或多学科交叉、渗透的特征。
2、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所包括的三个方面
研究对象、概念体系和研究方法。
3、作为公共政策学研究对象的公共政策所包含的三个层次
1)具体的个别的政策;
2)政策群和政策链;
3)政策一般。
4、对政策系统的研究应予重视的四个突出问题
1) 直接的政策制定系统中决策者的类别差异
2) 公共政策的直接主体系统与对象系统的地位的相对性
3) 公共政策的直接主体系统与政策支持系统的地位的相对性
4) 公共政策制定系统内部的结构
5、科学的品格:
1) 第一个品格是理论假设与实践相一致,而且这种一致须经在相同的条件下反复、重复进行的检验都能够得到证实。
2) 第二个品格是它是人类理性思维的产物。
3) 第三个品格是其理论结构具有逻辑完备性和逻辑一致性。
4) 第四个品格在于它注重简单性原则。
6、公共政策学的研究方法所依据的认识论:
1) 主义:
(1)认为人的认识起源于感觉经验,也就是感觉经验是认识的真正源泉。
(2)强调人的认识须从个别的、特殊的事物出发。
(3)关于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4)强调归纳逻辑作为认识工具而具有的根本作用,忽视真理自身的逻辑一贯性。
(5)关于认识主体的认识能力的有限性,培根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从不同的角度,在不同的程度上强调人的认识能力的有限性,是经验主义的共同特征。
2) 理性主义:
(1)认为人的认识起源于理性直观而不是感觉经验。
(2)理性主义总是把一般而不是把个别作为认识的首要对象。
(3)在是否有普遍的共同理性存在的问题上,理性主义持肯定态度。
(4)理性主义是以演绎法为主线发展起来的。
(5)关于认识主体的认识能力,理性主义认为真理的标准就是理性本身。
3) 逻辑经验主义: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相关推荐
2023年4月浙江自考英美文学选读复习笔记:Alfred Tennyson
12-092023年4月浙江自考英美文学选读复习笔记:Washington Irving
12-082022年浙江自考《网络操作系统》复习资料(9)
09-192023年4月浙江自考旅行社经营与管理复习笔记:旅游者购买动机
12-06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复习资料总结(十三)
01-302023年4月浙江自考心理测验学串讲笔记五
12-192022年浙江自考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复习资料:作品主要内容
10-152022年浙江自考心理学复习笔记:人格性质
11-032023年4月浙江自考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复习笔记:认知重建法
12-26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幼儿园组织与管理复习资料:我国幼教行政管理及体制
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