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旅游与环境
§16.1自然环境偏爱
一、人们偏爱什么样的环境?
1.自然环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柔和、易变化、浑圆一体和不确定,并且自然环境的刺激强度有较大的变化范围,如潮湿和干燥、炎热和寒冷,个体无法控制这些感觉刺激的输入。
(2) 自然环境多变,包含着不断运动的物质,如云、水、树木和日月等。
2.自然环境是指非人为的各种自然条件,它不是人类活动和干预的产物。
3.人们在休闲的时候,都喜欢到优美的自然环境中,向往体验野外生活。人们对自然的憧憬是随着都市化的进程而不断增加的。
4.人类对自然景色的反应是先天因素和后天学习双重作用的结果。对自然环境的偏爱也不同程度地受到时代主流的影响。
5.人们都喜爱接触大自然,到自然中寻找各种体验。在这个过程中还会碰到各种各样的新奇体验和意外的收获。称为“绿色体验”。绿色经历是个体的一种本能需要。对自然景观的偏爱大大胜过对人造景观的偏爱。
§16.2自然景观的特征
一、试述人们偏爱的自然景观具有哪些物理特征和心理特征。
1.自然景观的物理特点
(1) 自然环境中的植被数量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原因。
(2) 井然有序的自然环境更具有吸引力。自然环境中如果有水,或者有一些险峻的景观及水的清澈程度和气味也都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2.自然环境的心理特征
(1) 自然环境的总体结构特征,在环境本来具有的个别特征和人们的审美观上,起到了一个调节、综合的中介作用。自然环境的总体结构特征是指它的调整特性。它在人们对自然环境和都市环境的评价中都产生了作用。
(2) 自然环境的总体结构特征决定环境的哪一个特点吸引了人的注意力,并指向这个特征。个体喜爱自然环境中的某个特征,说明这个特征吸引了他,并使他的注意力投向它,换句话说,就是个体对这一特征最先知觉到。
(3) 自然环境的调整特性有助于个体组织对环境的各种知觉,包括形成框架、集中信息和进行对比。
复杂性、新颖性、变化性和神秘性都处在中等水平的环境是最具有吸引力的。
二、环境的哪些因素决定了个体的反应?
四个因素决定了个体对环境的反应方式,它们是:一致性、清晰度、复杂性和神秘性。
1. 一致性和复杂性是即刻就能看到的特征。一致性是指景色被组织和结合为一个整体。一致性越强,受喜爱的程度越高。
2. 复杂性反映了环境中因素的数量和变化。
3. 清晰度和神秘性是游客在将来的参观中有可能体验到的。清晰度指环境是否容易看清楚和不会让人迷失方向,清晰度越高的环境越受喜爱。
4. 神秘性是指环境中包含许多求知的信息,个体通过不断地探索这些求知信息,可以获得更多有关自然环境的知识。
§16.3旅游景点的设计
1.野外游游客的特点:纯粹者在自然环境中独处的愿望更强烈,并且对自然环境的垃圾、露营者丢弃的废物等感到特别厌恶和敏感。
一、野外旅游区在设计和管理中应注意些什么?
1.旅游环境承载力。野生环境管理中的承载力反映了游客得到的资源(如食物、水和遮蔽场所)决定的某个环境中,某种生物能够生存的最大数量。旅游环境承载力则是指环境在遭到不利影响前所能容纳的最多人数。
2.野外环境中的过度拥挤现象称为“绿色锁结”。随着旅游者的增多,绿色锁结现象可能会不断的恶化。可以通过限制旅游人数减轻自然环境的承载力。设计时可以在悬崖边设置护栏,山路的台阶两旁增添扶手等。
3.在自然景观设计中适当地增加照明可以增加环境的吸引力。
4.管理中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1) 其中一个就是游客增多对野外环境产生的破坏。游客乱扔的垃圾,汽车所排放的废气严重污染了空气。
(2) 另一个问题是通往自然旅游区的交通问题。要让游客能够方便地到达自然风景区,就需要开通一些道路。结果是破坏自然环境的原始景色。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相关推荐
2023年4月浙江自考新闻学概论复习笔记:资本主义新闻事业
11-282023年4月浙江自考英美文学选读复习笔记:Alfred Tennyson
12-092023年4月浙江自考英语国家概况复习资料十二
01-12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外教育简史复习笔记:英国近代教育制度
12-082023年4月浙江自考英美文学选读复习笔记:Washington Irving
12-08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外国文学史”复习笔记(第三章)
09-12自考辅导资料:2021年10月《学前教育史》—母育学校
06-082023年4月浙江自考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复习笔记:从8086至Pentium Ⅲ
12-292023年浙江自考公务员制度串讲资料:国家公务员制度导引
03-02自考辅导资料:2019年10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高频知识考点七
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