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什么是创作个性?与风格关系如何?
1. 作家的气质禀赋、世界观、艺术观、审美趣味、艺术才能、审美追求等主观因素综合而的一种习惯性的行为方式。它支配着文学风格的形成和显现。
2. 文学风格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经创作个性的有机整合后所显现的独特的艺术风貌和格调。
3. 创作个性是风格形成的内在根据,是风格的灵魂。
五、叙述语体的有哪些特征?
1. 虚拟性。
2. 不是单声话语,是双声话语。
3. 还具有多声齐鸣的特点。
六、体载与语体的关系如何?
1. 两者密切相关,一定的体载要求一定的语体相配合。
2. 某些文体还以一种语体为主,兼用其他语体。
七、语言与言语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
1. 言语属于个人,体现个人特点;语言属于社会,体现社会规则。
2. 语言来源于言语活动,言语活动又受制于语言规则。
论述题
一、文学风格与言语组织的关系?
1. 风格与作家对语言的编码和超码密切相关。
2. 风格与词语的颁频率有关。
二、文学风格的审美构成要素有哪些?
1. 文采。
2. 情调。
3. 气势。
4. 氛围。
5. 韵味。
三、文学风格有哪些特征?
1. 独创性。
2. 稳定性。
3. 多样性。
四、文学风格的类型有哪些?
1. 西方古代三分法:安提西尼(崇高、平庸、低下);黑格尔(严峻、理想、愉快);威克纳格(智力、想像、情感)
2. 我国古代有简繁二法:简分有:刚柔(刘勰、姚鼐);虚实;奇正。刚柔影响最大。
3. 繁分有:刘勰“八体”;皎然“十九种”;司空图“二十种”
五、文学风格的变化构成有哪些?
1. 与时代文化。
2. 与民族文化。
3. 与地域文化。
4. 与流派文化。
5. 各个文化层相互联系、相互渗透。
文学创作
名词解释
感物说:强调文学创作过程中主体心灵与客观景物之间相互作用的重要性。
养气说:认为气(道德精神)是文学创作活动中最主要的环节,只重“气”,不全面。
镜子说:强调文学创作必须反映客观生活。对主观能动认识不够,不全面。
深层心理说:文学创作不是人的意识所决定的,而是个人或集体的深层心理(无意识)决定。
距离说:布洛观点,主张审美主体不能有过多的功利考虑,在一定的距离外欣赏审美对象的美。
表现说:文艺归结为作家心灵或本能的表现,主张创作从主观自我出发。忽视客观社会生活,不全面。
艺术直觉:主体从对象的感性形式上直接把握其内在蕴意的思维方式或心理能力。
艺术知觉:主体用艺术的眼光审视对象时产生的知觉形象。
艺术灵感:在艺术活动中主体情绪激动、思路畅通、创造力极强的思维状态。突发性、迷狂性、创造性。
艺术情感:主体在文学艺术活动中产生并促使这一活动进一步展开的心理体验。
自然情感:人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心理体验,主体对他与客体之间利害关系的功利性评价的心理反应。自然情感是艺术情感的基础,艺术情感是自然情感的升华。
政治情感:建立在一定的政治思想观念基础上,有强烈功利性,是某个社会集团与现实之间利害关系的心理反应。
道德情感:具有普遍性、强制性的,长期深入人心的,对道德规范、道德观念的心理反应。给人压迫感、紧张感。
宗教情感:以信仰为依托,将人的心灵引向虚无缥缈的彼岸世界的情感。
艺术想象:主体调动过去积累的记忆表象,经过艺术加工创造艺术形象的心理过程。
科学想象:主体指向客观事物某种内在规律,通过创造性心理活动认识客体,得到正确结论的心理过程。
再造性想象:主体对他过去积累的记忆表象进行回忆的过程。艺术想象的一种。
创造性想象:在再现记忆表象的基础上,对对象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熔铸,从而创造不同原型的艺术形象的过程。
相似性想象:由一物的触发而想到另一物的心理过程。
艺术理解:在创作活动中所进行的分析、判断、识别、比较的理性思维活动。
创作动机:作家、艺术家从事具体创作活动的目的。
艺术构思:在特定创作动机的指引下,在激起的创作冲动驱使下,对创作对象运用艺术概括、艺术变形等手法,塑造艺术形象、构织故事情节最终形成艺术世界的思维过程。
艺术概括:主体从一定创作动机出发,对选定的材料进行提炼加工的过程。艺术综合、艺术简化。
艺术综合:在艺术构思过程中对各种材料进重新组合,从而形成艺术形象的过程。
艺术简化:创作中对所写的事件和人物只寥寥几笔勾勒特征,对无关细节完全省略。
艺术变形:为达到某种艺术效果而有意将描写对象以扭曲、畸形的形式表现出来。
艺术传达:从艺术构思到语言的显现这一由内向外的活动和过程。
审美理想:在创作过程中自觉遵守的各种创作标准与价值追求。追求艺术真实性、社会价值、形式完美。
艺术真实性:在文学作品中客观地反映生活实际,充分表情达意,从而给人合情、合理、合意之感的审美追求。包括历史真实、情感真实、细节真实。
文学创作主体:已经处于创作过程中的作家个体。离开创作过程则不是。
简答题
一、文学规律的探索,中外理论有哪些观点?
1. 感物说。
2. 养气说。
3. “胸有成竹”说。
4. “镜子”说。
5. 深层心理说。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相关推荐
2023年4月浙江自考新闻学概论复习笔记:资本主义新闻事业
11-28自考辅导资料:2019年10月《美学》知识点-审美形态与文化
09-172023年4月浙江自考英美文学选读复习笔记:Alfred Tennyson
12-092023年4月浙江自考英语国家概况复习资料十二
01-12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外教育简史复习笔记:英国近代教育制度
12-082023年4月浙江自考英美文学选读复习笔记:Washington Irving
12-08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外国文学史”复习笔记(第三章)
09-122023年4月浙江自考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复习笔记:从8086至Pentium Ⅲ
12-292022年浙江自考心理学复习笔记:人格性质
11-032023年浙江自考公务员制度串讲资料:国家公务员制度导引
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