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自考网

咨询热线

15700080354 (点击在线咨询)
您现在的位置:浙江自考网>复习资料 > 正文
自考攻略

2023年4月浙江自考古代文学复习笔记

时间:2022-09-06 18:09:43 作者:储老师

自考助学 以下自考复习资料均由浙江自考网整理并发布,考生想要了解更多关于浙江自考报名、考试、成绩查询、毕业、历年真题、常见问答等相关信息请关注浙江自考网,获取浙江自考更多信息。


  古文选笔记(适用于北京教材)

  古文选二

  宋代部分一、王安石《明妃曲》1、  王昭君是汉元帝时人。

  2、  昭君出塞是历代文人笔下的传统题材,而能于传统见解中翻出新意的是王安石的《明妃曲》。新意为:正是由于专制帝王对嫔妃只有玩弄之意而并无真实爱情,才导致昭君宁愿含恨离汉,因此酿成昭君悲剧的是元凶是汉元帝。

  二、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目)怀古词。题旨:通过怀古谴责六朝君主“繁华竞逐”、不修政事,武备衰弛,导致国亡。实有借历史警诫当朝之意。

  词的层次和内容:本篇大体是上片写风景,下片写人事。上片以“登临送目”四字领起,层层表现了“故国晚秋”中江山风物的胜概。下片则以“念往昔、繁华竞逐”一句转入怀古,感叹六朝皆因荒乐而相继覆亡,末三句落到“至今”,便寓警世伤时之意。(选或简)

  这首词意境壮阔高远,与作者豪放深沉之心绪相合。抓住对金陵山水风物的鲜明感受加以描绘,自铸新词,如“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出自南朝谢脁诗。澄江指长江),“星河鹭起”指南京白鹭洲。笔力遒劲,意境阔大,含义深广。

  “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中的“门外楼头”说的是南朝陈后主亡国事。典出杜牧《台城曲》:“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被视为亡国之音,典出杜牧诗《泊秦淮》。

  三、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1、  “司马谏议”指司马光。

  2、  作品背景:北宋中期,王安石实行变法,力图通过整军理财以求富国强兵。新法的实行激起既得利益者的强烈反对。

  3、  文主要论点:批判了士大夫因循守旧、苟且偷安、不恤国事的保守思想,表示了坚定不移地推行新法的决心。(选或简)

  4、  本文驳斥司马光加于新法的种种罪名,即“侵官、生事、征利、拒谏、致怒”。

  5、  这是一篇书信形式的驳论文章。观点鲜明,态度决绝,但措辞委婉得体,具有寓刚于柔的特色。(选)

  四、苏轼《游金山寺》1、  北宋年间,因“乌台诗案”被贬的作家是苏轼。

  2、  这是一首以记游为题材的七言古体诗。金山寺在今江苏镇江。

  3、  作品主旨:借游金山寺抒发强烈的厌倦仕宦和思乡归隐之情。

  4、  内容结构特色:以思乡为核心,以欲归隐为终局,而以江水为纽带贯串全篇。

  5、  艺术特色:此诗运用了丰富的联想。“闻到潮头一丈高,天寒尚有沙痕在”见到沙痕,联想潮高逾丈。“中泠南畔石盘陀,古来出没随波涛”见到巨石,联想宦海浮沉。这些联想都围绕着一个核心,即“思乡”,显得十分和谐自然。(选或简)

  6、  诗描绘的景物有:

  (1)       白天的江湖。

  (2)       傍晚的晚霞、江景。

  (3)       黑色的月夜。

  (4)       默夜的江火。

  五、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1、  悼亡词,也是婉约词。与《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同样为写梦境的词作。

  2、  主旨:写此词时,爱妻王弗已死十年。这首词在表现对爱妻深情思恋的同时,也流露了仕途多艰的感伤。(选或简)

  3、  划分内容层次,即结构特点:

  (1)       以“梦”贯通全篇的结构特点。

  (2)       上片写梦前对亡妻的思念,下片记梦中与妻子相逢。“料得”以下三句抒写梦醒后的哀思。(选或简)

  4、  抒情手法特色:采用将自己与亡妻时而合说、时而分写的手法。

  5、   这首词写景、记事、抒情,纯以白描取胜。“尘满面,鬓如霜”,写词人容貌特征,是写自己,见出仕途坎坷、心力交瘁之苦。“小轩窗,正梳妆”,选取普通的日常生活场景,却是夫妻恩爱十年的艺术再现。“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属细节描写,却具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丰富情感内容。“明月夜,短松冈”,化景物为情思,余味曲包,思致无穷。白描手法的运用,使这首词显得情感真挚,意象清新。

  六、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1、  怀古词。苏轼因“乌台诗案”贬谪黄州后所作,是宋代豪放词的代表作。词中的“故国”指古战场赤壁。

  2、  主旨和思想倾向:借古代英雄周瑜之少年有为,感叹自身年岁渐老,事业无成。作者似颇达观,其豪迈气魄与用世之心仍在。(选或简)

  3、  划分词的内容层次:

  (1)       上片紧扣题中“赤壁”,总写江山与人物后正面描写赤壁风景。

  (2)       下片扣题中“怀古”,由描写风景转至刻画人物与抒情。“故国”以下三句方自抒内心痛苦,借酒消愁。(选或简)

  4、  宾定主的艺术特色:借宾定主。题是赤壁,心实为己而发。周郎是宾,借宾定主,寓主于宾,是主是宾,离奇变幻。艺术上“借宾定主”的写法。(选或简)

  5、描写手法:

  (1)       总括与特写相结合。

  (2)       虚写与实写相结合。

  (3)       概貌与细节相结合。

  5、  从风格上看,这首词气势磅礴,境界宏大,格调雄浑,是宋代豪放词的代表作。

  七、苏轼《卜算子》(缺月挂疏桐)咏物词。词中以孤鸿自喻,表明作者为人不随流俗,同时也反映政治失意后的孤寂心情。

  八、苏轼《前赤壁赋》1、  文赋。苏轼贬谪黄州期间,处境艰危,心情苦闷,有时也从自然山水和佛老思想中悟出宽解之道。

  2、  作品主旨:借写游览赤壁探讨人生哲理,反映复杂的思想斗争,但热爱生活、关心世事的积极面占上风。身处逆境但不甘沉沦,努力忘怀个人得失而总想有所作为,这对封建时代的知识分子来说实属难能可贵,表达出旷达的心态。(选或简)

  3、  用主客对答的方式表现内心思想矛盾的创造性构思:对赋体主客问答的传统表现手法有所继承,也有创新。篇中主客对话,实际上代表了作者思想中两个相互矛盾的侧面,最后抑客伸主,反映了思想中积极的一面终占上风。(选或简)

  4、  艺术特点:写景、抒情、议论三者融会统一,诗情、画意、哲理兼而有之,显得挥洒自如、流畅奔放。主要描写的自然景物有:江水、明月、清风等。

  5、  文赋特征:本文作为一篇典型的文赋,除了具有赋体通常的特点(如铺陈、主客问答等)之外,将骈句与散句交错使用,用韵也时密时疏,富于变化,表现出文赋的鲜明特征。(选或简)

  6、  与欧阳修的《秋声赋》同样描写秋天景物的是苏轼的《前赤壁赋》。

  九、黄庭坚《登快阁》1、  七言律诗。诗中“痴儿”指作者自己。

  2、  诗的情感内容即主旨:在登临中排遣失意无聊之情,抒发陶然忘机、摒弃尘俗的情怀。(选或简)

  3、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何以成为写景名句?

  (1)       这两句是写登快阁所见山水秋色实景,从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和谢脁“澄江静如练”脱化而来的。

  (2)       山天远大,江月分明,生机勃勃。不但顿然开拓了自己的心胸,也摒弃了许多尘俗之见。(选或简)

  十、秦观《踏莎行》(雾失楼台)1、  写于湖南郴州。

  2、  本篇指物喻事,运用了象征表现手法。“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象征一种美好理想的消失,有前途渺茫之意。“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注入了离乡远谪的深长怨恨,是作者不幸命运的象征。

  十一、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1、  本词寓意:借美人迟暮、盛年不偶,来写自己不为世用的寂寞。(选或简)

  2、  名句:“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以三者比愁之多也,为复合之比。“尤为新奇,兼兴中有比,意味更长。”

  十二、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本篇风格:清新淡远。前人写荷,多用“风裳”“水佩”“冷香”“绿云”“红衣”等字面,不免有隔雾看花之憾,此词洗尽铅华,仅用素描。“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平常事物写得新鲜活泼,姿态风生。

  十三、周邦彦《兰陵王》(柳阴直)1、  主旨:写送别,以抒别恨。

  2、  本篇又题作“柳”,但非咏物词,而是托柳起兴,借柳送别。词中京华倦客是作者自称。

  3、  结构:作者以收纵之笔来转换时空。

  十四、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1、  闺怨词。

  2、  情感内容:写重阳佳节相思离别的孤寂烦闷心情,本篇实际上就是写相思之作。(选或简)

  3、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三句之妙,在于以人比花,以西风、黄花衬托相思,取喻新奇传神,言情含蓄蕴藉。

  十五、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1、  李清照后期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写于晚年,此时流落南方江浙一带。

  2、  词的情感内容即所抒愁情的具体内涵:国破家亡、丈夫去世、晚景凄凉及孤苦无依的生活和内心几近绝望的哀伤。(选或简)

  3、  语言特色:多用宋人日常口语,但语浅情深,这得力于自然与琢磨相结合的功力。

  4、  叠字特色:开头“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连下十四个叠字,声情并茂,堪称创举。十四字分三层意思:第一层写外在动作,第二层写所处环境气氛,凄清寂寞,第三层写内心感受,满腹绝望哀伤。(选或简)

  5、  主要通过下列残秋景物抒写愁情:晚风、过雁、黄花、梧桐细雨。

  6、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里包蕴的情致有:往昔夫妻伉俪生活之思、故乡之思、秋愁。

  十六、杨万里《初入淮河》(两岸舟船各背侧)1、  主旨:这首七言绝句写山河被割裂、人民被隔离的现实,抒发心头的沉痛之情。(选或简)

  2、  艺术手法:运用比喻手法,用的是反比,结句:“北去南来自在飞”以鸟比人,异类相比,是说人不如飞鸟自由。

  3、  “诚斋体”特点:语言朴素自然,脱口而出,表达自然流露的真实情感,恰到好处。

  十七、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1、  七言绝句,看似写生活的闲适,实际上是写诗人胸中郁闷无聊之情。

  2、  艺术上,在繁复纷纭的景象中捕捉事物稍纵即逝的神髓,是诚斋诗特色。

  十八、陆游《关山月》1、  陆游是我国古代写诗最多的著名诗人,本诗在内容上统摄全诗的事物是落月。

  2、  多重情感内容:痛斥主和派苟且偷安的和生活,表达广大爱国将士报国无门的悲愤心情和中原遗民日夜盼恢复的愿望。(选或简)

  3、   划分层次并说明对比手法的运用:分别从三个角度落笔。第一章写统治者,第二章写守边战士自身,第三章写中原遗民。三种人三种不同生活状况,三种不同心情。统治者醉生梦死,主和不战;守边士兵远离故乡亲人,在荒凉的边境长期戍守,多有抛骨异域者,但壮志难酬;中原父老忍辱含耻,渴望恢复,但屡盼屡空,内心痛苦失望之极。诗人把三种人放在抗金大业中进行对比。(选或简)

  4、  主要艺术特点,即分析三个典型场景在时间上的统一性:

  (1)       主要通过选取具有特征的事物,构成三个典型的生活场景来实现。朱门歌舞、沙场怨笛、万民望月等生动场景。

  (2)       以“关山月”体现了诗中三个场景的时间统一性,使之组成一幅关山之夜的完美图景,起了统摄全篇的作用。(选或简)

  十九、陆游《书愤》1、  七言律诗。主旨:陆游退居家乡,垂垂已老。他追怀壮岁意气,痛惜壮志不酬。表达老而弥坚、立誓报国的壮烈情怀。(选或简)

  2、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中的“大散关”在今陕西宝鸡。

  3、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古谁堪伯仲间”出于《书愤》。“出师”指诸葛亮《出师表》;名世即名传后世;伯仲指兄弟长幼次序,这里有相提并论之意。

  4、  本诗对比手法的运用:昔年之壮举与今时之衰颓对比,诸葛亮之积极进取与当朝权臣之苟且偷安对比,表现诗人波涛起伏的感情:有自豪,也有悲愤;有崇敬,也有痛恨。

  5、  分析诗中的意蕴和特色:对仗工整。

  (1)       颔联极其出色:“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两句不用一个动词,而用六组名词,对仗工整,顿挫有力,把东南和西北两个抗金战场的典型场景组织在一幅画面里,生动地展现了当时的战斗情景,且抒发了作者当年的豪情壮志。

  (2)        颈联亦对仗工整:“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昔时的“塞上长城”与今日的“镜中衰鬓”相比,见空耗岁月请缨无路之悲。“自许”且落“空”,宣泄出对压制抗战派的当权者的满腔愤怒:“先斑”又加“已”,极写衰老之无可挽回,坐失杀敌的大好年华,痛惜之情溢于纸上。(选或简)

  二十、陆游《卜算子》(驿外断桥边)1、  咏物词。

  2、  本篇托物言志的寓意:借梅花状写自己的孤寂境遇和坚贞节操,表明了一位爱国者身处逆境仍光明磊落的心迹。(选或简)

  3、  表现手法:借梅喻人,将梅花人格化,带上了强烈的主观色彩。

  二十一、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一(土膏欲动雨频催)、其二(新筑场泥镜面平)

  1、  《四时田园杂兴》组诗,最能体现范成大田园诗的特色。

  2、  内容:这两首田园诗,分别写春天和秋天的田园景象。展现宋代农村丰富多彩的风土人情。

  3、   田园诗特征:传统的田园诗多借写景抒发作者的闲适之情,涉及面不广。范成大这组诗却描述了江南农村生活的各个方面。尤其可贵的是,诗人把揭示封建剥削、表现农民勤劳、淳朴的美德与描写景物结合起来,融为一体,犹如一幅生动的农村风俗长卷,展现宋代风土人情和江南农村的乡土气息。(选或简)

  4、  组诗语言通俗浅显,无刻意经营之痕。文笔清新轻巧,生动自然。

  二十二、辛弃疾《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1、  豪放词。写于现在的江苏南京。

  2、  主旨:辛弃疾从29岁起通判建康府,正在壮年有为之时,虽有安邦定国之计,却沉沦下僚,年华虚掷。反观朝士,唯多求田问舍、贪图禄位之辈,因而借登临以抒其英雄失意、功业未成的抑郁之情。(选或简)

  3、   结构特点:既大开大合,又层层转折。上片写景,境界阔远,此为开;以“无人会,登临意”一句收结,此为合。下片承此意,直接述怀言志。在几个典故中,词意层层转折:“鲈鱼堪脍”以“季鹰归未”转,“求田问舍”:许汜为刘备所羞,见《三国志。魏志》,意谓自己不愿学许汜只知设置田舍。“树犹如此”:见《世说新语。言语》,是对韶光易逝,人事变迁的感慨。桓温感慨年华虚度。

  二十三、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1、  本篇即借暮春起兴,以寄托自己政治上的忧愤。由于“词意殊怨”,据说宋孝宗见此词“颇不悦”。

  2、  本篇沉郁顿挫的风格和开合跌宕的结构艺术:

  (1)       本篇词意怨愤,但不是慷慨激越,而是低回感叹,风格沉郁顿挫。还借助于开合跌宕的结构艺术。

  (2)       上片伤春,“更能消”三个字开头,是从千回万转中倒折出来,下面接写春归之景与惜春之情。

  (3)       下片闺怨,似与上片不相关涉,其实以陈皇后事暗示自己的遭遇、处境,悲愤之情绪与上片一脉相承,貌离而神合。结尾三句以残春景象照应开篇,合伤春与闺怨于一处,收束全词。

  (4)       全篇各个层次时见开合,多所转折,梁启超评此词:“回肠荡气,至于此极。”(简)

  3、 本篇与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同样采用香草美人比兴手法。

  二十四、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1、  本篇借元夕灯夜来别写寄托,表现了虽然政治失意,但宁固其穷不改其节的品质。

  2、  对比写法:上片元夕盛况和下片灯火阑珊处的美人作比。

  3、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出自该篇。

  二十五、辛弃疾《清平乐》(茅檐低小)1、  农村词,描绘了农村宁静安适的生活景象。

  2、  本篇构思,围绕小溪展开,描绘人物活动。

  二十六、辛弃疾《永遇乐》(千古江山)1、  豪放词、怀古词,写于现在的江苏镇江。

  2、  主旨:本篇是作者晚年的重要作品之一,不但形象地表达了自己的战略思想,也流露出忧深思远的复杂心态。(选或简)

  3、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的前两句化用刘禹锡诗句。“寄奴”指的是刘裕。

  4、  词结尾:“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5、  本篇用典:

  上片写孙权和刘裕,写他们既是对功业的向往,也是借历史人物表达坚定不移的抗金意志。

  下片用刘义隆草率北伐招致失败事,表现出对形势的冷静估计。

  最后以廉颇自比,既是老当益壮的自陈,又有对朝廷难消的疑虑。

  二十七、陈亮《念奴娇》(危楼还望)1、  多景楼在今镇江甘露寺内。

  2、  这首词议论形势,陈述政见,表明了反对苟安、恢复中原的主张。

  朱熹《送郭拱辰序》此文盛赞郭拱辰画技之高超,阐发了重神似的艺术思想;流露出自己在野生活的自由心态。

  二十八、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1、  淮左名都“指扬州:”千岩老人“指肖德藻;《黍离》原是《诗经。王风》中的篇名,这里指故国沦亡的悲愤。

  2、  小序含义:姜夔词,常有小序,此词之序交待写作缘起,点出题旨。即:路经扬州,见城外荒芜,城内萧条,感慨今昔而自度此曲,寄寓“黍离之悲”,即故国沦亡的悲愤。(选或简)

  3、  表现手法:词中黍离之悲,今昔之感,主要用以景现情、化景物为情思的手法加以表现。上片所写景物均为表达“黍离之悲”,下片抒情,主要借助于虚拟的景象,传达出作者的伤乱情怀,如“念桥边红药”二句,感慨花开依旧,人事全非。(选或简)

  4、  今昔对照,曲折见意的特点:上片是对当时扬州的实景描绘,极写遭敌人洗劫后屋宇荡然、满目荒凉之“空城”景况;下片则多对史事的虚拟,设想如杜牧重到,也会惊于山河之异。写今中寓昔,写昔中寓今,今昔对照,曲折见意。

  5、  化用前人诗句含义和作用:

  (1)       此词化用唐人杜牧诗句之处较多,原因在于杜牧渔扬州有密切关系,作者年轻时也曾自比杜牧。词中“竹西佳处”“春风十里”“豆蔻词”“青楼梦”“二十四桥”等,都出于或见于杜牧诗。

  (2)       如此化用,是构成历史性意象,以其所含的风月繁华与风流俊赏之意,来对比今日的扬州,在强烈的盛衰对比中,丰富了词中的意蕴。

  二十九、史达祖《双双燕》(过春社了)1、  咏物词。史达祖词作以咏物著称。

  2、  最后两句写思妇闺怨与表达题旨的作用:“愁损翠黛双蛾,日日画阑独凭”,将思妇“画阑独凭”的寂寞与前面形影不离的双燕之美好生活相对照,隐含着对人生悲剧的感叹。(选或简)

  3、本篇以人比燕,描写细腻的特点:作者运用拟人化手法,以人比燕,贴合燕子的生活习性,赋予它人的灵性,形神毕肖。

  三十、文天祥《过零丁洋》1、  诗所表现的思想感情:体现了为祖国为民族而视死如归的大义大勇精神。

  2、  诗对以往的回顾与总结,即前六句内容:

  靠精通一经而出仕做官。

  应诏起兵勤王。

  抗元失败,兵败于惶恐滩(今浙江万安),感叹在零丁洋不能与敌周旋。诗人独木支撑,心系国家、民族的安危。他的身世与国家、民族的危机相浮沉,故只有凄凉;他的感情与国家、民族的存亡共休戚,故多惶恐。对国家、民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英烈永在人心。

  本诗尾联二句的思想意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现出文天祥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生死观,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美德的最高表现。“汗青”指书籍和史册,这里专指史书。(选或简)

  金元部分一、元好问《岐阳》1、  岐阳,又称岐州,即凤翔(今属陕西)。

  2、  题旨:这首七律通过对城破后惨象的描绘,表达诗人反对战争、同情人民不幸的思想感情。(选或简)

  3、  诗每一联的内容:一、二句追述蒙军进攻秦地的历史,从中可以体会到诗人对战争的厌恶。三、四句写诗人对岐阳战事的关注。五、六句写城破后的惨景。末二句一责问上天的语气,揭示全诗的主题。

  4、  分析此诗感情真挚沉郁、瞎字用语精警凝重:一、二句中的“十年”说明时间之久,“草不横”说明战争之残酷,“黯秦京”说明骚扰之甚。又如五、六句中的“有情”二字既准确形容了白骨遍野的情景,又用反语揭示内心的沉痛。(选或简)

  5、  “草不横”即寸草不生:“黯秦京”泛指秦地:“五兵”即五种兵器。

  二、关汉卿《窦娥冤》1、  作品取材于“东海孝妇”的故事。窦娥的原名是窦贞娘。

  2、  主旨:窦娥思想的发展变化体现着作品主题的不断深化,它以一个平凡、善良女子的觉醒揭示了封建社会“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的严酷现实。(选或简)

  3、  窦娥的三桩誓愿:血飞白练、三伏飞雪、亢旱三年。

  4、  苌弘化碧:苌弘,周朝忠臣,传说他无辜被害后,流血化为碧玉,不见尸体。事见《拾遗记》。

  5、  飞霜六月因邹衍:传说燕惠王时邹衍蒙冤下狱,仰天大哭,时值盛夏,忽然降霜。事见《太平御览》。

  6、  楚州:旧治在今江苏省淮安县。

  7、  东海曾经孝妇冤:汉代东海有寡妇周青,为侍奉婆婆立志不再嫁。婆婆不愿拖累媳妇自缢而死。小姑告嫂以杀人之罪,周青含冤而死。其后东海地方三年大旱。

  8、  关汉卿为什么要安排窦娥三桩誓愿的情节:窦娥三桩誓愿的实现,表现了窦娥至死不屈的斗争精神所产生的感天动地的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群众伸张正义的迫切要求。(选或简)

  9、  “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出于《窦娥冤》第三折。

  10、              《窦娥冤》中「正宫」套曲前四支曲牌依次为「端正好」「倘秀才」「叨叨令」「滚绣球」。

  三、马致远《汉宫秋》1、  第三折写的是汉元帝亲自到灞桥为王昭君送行的情景,杂剧中汉元帝的代称是驾。

  2、  「梅花酒」「收江南」二曲运用短句顶真重复的修辞手段:

  (1)「梅花酒」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夜生凉,泣寒螿;泣寒螿,绿纱窗;绿纱窗,不思量!

  (2)「收江南」呀!不思量,除是铁心肠;铁心肠,也愁泪滴千行。

  3、曲辞特色:描绘的塞上秋景与深宫月夜具有意境美,对仗工整,韵脚响亮,具有韵律美。

  四、马致远《夜行船》(秋思)1、  悲秋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传统题材,马致远此作是散曲中的秋思名篇。

  2、  思想感情:不满现实,向往隐居,表达不为物役、自适其适的心志与及时行乐的消极情绪。(选或简)

  3、  《夜行船》(秋思)前四支曲牌依次为「夜行船」「乔木查」「庆宣和」「落梅风」。

  4、  艺术特色:肝气激愤强烈,意象独特鲜明,色彩斑驳绚丽。

  5、  散曲鼎足对(三句对)和博喻:

  (1)        曲的特点是善于铺陈,从修辞手法来说,常用鼎足对和博喻。鼎足对就是三句对,如本篇的“红尘不向门前惹,绿树便宜屋角遮,青山正补墙头缺”“密匝匝蚁排兵,乱纷纷蜂酿蜜,急攘攘蝇争血”“和露摘黄花,带霜分紫蟹,煮酒烧红叶”即是。博喻就是使用一连串的比喻,如上引“蚁排兵”“蜂酿蜜”“蝇争血”即是。

  (2)       这两种修辞手法的作用是再三强调、反复加重,极情尽致,一泻无余。本篇豪辣动宕、明爽流畅语言风格的形成,与这两种修辞手法是密切相关的。

  6、  词中包含人物名号的是:“裴公绿野堂”指裴度:“陶令白莲社”指陶渊明:“北海”指孔融:“东篱醉了也”指作者马致远。

  五、赵孟頫《岳鄂王墓》1、  这首七律是作者瞻仰岳飞墓时所作,写于现在的杭州。

  2、  主旨:对岳飞屈死及由此产生的恶果表示了极为沉痛的哀悼之情,对南宋君臣苟且偷安的表示了强烈的愤恨。(选或简)

  3、  对比手法:本诗第二联将南宋君臣轻视江珊与中原人民渴望北伐的不同态度对比,“南渡君臣轻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表明了诗人对宋室偏安一方的不满和谴责。(选或简)

  4、  咏怀古人的诗作一般喜欢用典。此诗语言平易,基本上没有用典,真实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六、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1、  这首怀古之作写于现在的陕西。

  2、  “山河表里潼关路”指华山、黄河。“山河表里”语出《左传》。“望西都”西都指长安。

  3、  此曲题旨:作者回顾历史,着眼于百姓的命运,体现了关注现实,同情人民的一贯态度。“兴,百姓苦;亡,百姓苦。”(选或简)

  4、  分析本篇写景生动、语言慷慨的特点:本篇写景能够抓住特征。

  (1)       潼关东临崤山,西接华山,山山紧连,故用一“聚”字写其形势;上有高山,下有大河,黄河波涛滚滚,故用一“怒”字写其动态。两句都写的气势非凡。

  (2)        继以“山河表里”一笔概括,突出了潼关背山临水、扼东西要冲的险要地势,足见其为历来兵家必争之地,实非偶然。以下用“秦汉经行处”指代秦汉隋唐历朝遗迹,用“宫阙万间都做了土”点出征战兴废的结局,而用“伤心”二字表明深沉的感慨,语言都极为概括。(选或简)

  5、  拟人笔法“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化物我为一体。

  6、   结句的深刻含义: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作为散曲结语,总结出一条历史的真理:封建王朝或兴或亡,受苦的总是老百姓。清初思想家黄宗羲在《原君》中曾痛斥为君者“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称“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选或简)

  七、王实甫《西厢记》1、  主题:以鲜明的态度揭露了封建礼教对青年自由幸福的摧残,肯定了以莺莺、张生为代表的青年男女队纯真爱情、自主婚姻的正当追求,讴歌了他们的斗争和胜利,提出了“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第五本第四折)的理想。

  2、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出于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

  3、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的曲句化用的是苏轼的词句。

  4、  第四本第三折“长亭送别”中出场的人物是莺莺、红娘、张生、老夫人、长老。

  5、  第四本第三折景物描写作用:作者选取富有特征的景色,创造了萧瑟悲凉的戏剧氛围。开头的碧云、黄花、风声、雁影、霜林、红叶,结尾的疏林、残照、淡烟、暮霭、秋风、马嘶,既是富有特征地暮秋景物,渗透着主人公的离愁别恨。(选或简)

  6、  莺莺、张生性格特征:

  (2)       莺莺多情而又纯洁,内涵极深。她极端珍视来之不易的爱情成果。她对张生的爱,是相互倾慕的产物,丝毫没有掺杂世俗的考虑和名利的计较。

  (3)       张生多情而又沉笃,他为离别而伤感,又对重逢充满着希望。他在莺莺面前的反复表白都是发自内心的,并且为他以后的行动所证明。(简)

  八、杨维桢《题苏武牧羊图》这首五言律诗是咏史题画诗,歌颂了苏武的民族气节。

  九、高明《琵琶记》1、作品写作年代是元末。创作于宁波。

  2、扮演赵五娘的角色是旦,扮演赵五娘婆婆的是净,扮演公公的是外。

  3、  赵五娘形象:《糟糠自厌》是刻画赵五娘形象的重头戏。她的身上生动地体现了中国妇女善良美好品质和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厌”字是“饱”的意思。

  4、  “糟糠自厌”一出对塑造赵五娘形象的作用:

  赵五娘身陷困境,也曾想到去死,但想到供养年迈婆婆的责任,只得坚持活下去,为此才背着公婆,咽糠充饥。蔡婆开始对赵五娘存有误解,发现真情后悔恨不已,悲恸而亡。

  蔡公则一再痛责自己不该逼儿子上京赶考,致使媳妇受尽磨难。

  赵五娘一方面为婆婆猝死而悲痛欲绝,一方面又为“母死难留父”而充满忧虑。

  这些描写反映了当时农村习见的公媳、婆媳关系,更体现了赵五娘与公婆之间相互体贴、相互关怀的亲情,使赵五娘的形象显得更加真实可信,血肉丰满。(简)

  5、   本色自然、时用比兴的语言特点:作品语言大都自然本色,常见的比兴手法,深入揭示人物的心理和感情活动。「孝顺歌」四支写五娘吃糠,将“苦人吃着苦味,两苦相逢”的苦态、苦情摹写得淋漓尽致。曲中又以米比丈夫,以糠自比,表现出夫妻分离、夫贵妻贱、受尽颠簸、心力交瘁、相见无期、存亡难卜等丰富内涵,对于人物的心理和感情活动作了深入细致的揭示。(选或简)

  6、  “爹妈休疑,奴是你孩儿的糟糠妻室”语出《后汉书》。

  赵五娘借糠喻己的曲句有:

  糠,遭砻被春杵,筛你簸扬你,吃尽控持。悄似奴家身狼狈,千心百苦皆经历。

  和米,本是两相依,谁人簸扬你作两处飞?一贵与一贱,好似奴家共夫婿,终无见期。

  奴便是糠么,怎得把糠救得人饥馁?

  这糠尚兀自有人吃,奴家骨头,知他埋在何处?

  十、萨都剌《上京即事》其一 七言绝句,写草原风光。

  其二 写牧民的狩猎生活。

  明代部分 一、刘基《卖柑者言》1、  优秀的讽刺小品。

  2、  主旨:作者借卖柑者之口,揭露文臣武将其实都是些不懂用兵、不会治国、白吃俸禄的蠹物,就像“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柑子,表现出作者的愤世嫉俗之情。(选或简)

  3、  本文通篇从一个“欺”字生发议论,从远及近,由表及里,导入正题。这种写法,不仅使文章显得层次分明,逐步深入,而且还以贴切的比喻,形象地揭示出了问题的本质,给人的形象鲜明而深刻。

  4、  排比、诘问手法:本文选用排比,再加诘问,如“洸洸乎干城之具也”“昂昂乎庙堂之器也”“不知御”“不知救”“不知禁”“不知理”数句,语势酣畅,文气排宕,具有强烈的讽刺力。(选或简)

  二、施耐庵《林教头风雪山神庙》1、  选自小说《水浒传》的第八回。

  2、  人物出场的先后顺序:林冲、管营、李小二、陆虞侯。

  3、  故事发生在现在的河北沧州。

  4、  林冲性格特征:他安于现状、软弱动摇,但又不满于封建阶级黑暗统治的正义感和救弱济贫的侠义气概。这两者的矛盾斗争构成林冲思想性格的发展史。“风雪夜山神庙复仇”一节是林冲由委曲求全到奋起反抗的转折点。(选或简)

  5、  风雪描写的艺术效果:烘托人物感情,渲染场景气氛,同时风雪的变化也层层推动着情节的发展。

  三、归有光《项脊轩志》1、  优秀的抒情散文。“项脊轩”是归有光的书斋。

  2、  志:古代文体名,功用同“记”。作者怀念的亲人有:祖母、母亲、妻子。

  3、  思想感情:作者将对已故亲人的深切怀念,托付于对亲人生前的一些平凡小事的回忆中,真切地再现出祖母、母亲及妻子在世时的音容举止和她们与作者的亲密关系,委婉而又深挚地抒发了他失去亲人后的痛楚哀伤。(选或简)

  4、  结构特点:

  文章所记琐事繁多、人物纷杂,作者围绕对亲人的绵绵思念这个核心,以项脊轩及其周围环境的变迁为经,以与项脊轩有密切联系的往事为纬,将所取材料交互编织。

  尽管没有一人一事作为主干淹贯全篇,却没有餖釘琐屑的感觉,显得神气凝聚、格局玲珑。(选或简)

  5、 语言简朴精炼。如以“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烘托项脊轩环境的幽静;以“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庭”描绘分家后的杂乱无章等。

  四、宗臣《报刘一丈书》1、  讽刺小品,作于明代嘉靖年间。

  2、  主旨:揭露当时官场上的卑鄙龌龊,辛辣地嘲讽了趋炎附势者的奴颜婢膝,当权者的虚伪贪婪以及守门人狐假虎威、敲诈勒索的丑态,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批判性。(选或简)

  3、  本文描写了三种人:干谒者、当权者、守门人。权者:指把持朝政的严嵩父子。

  4、  结构上的详略安排:本文以“上下相孚”为核心展开,在写法上略于“上”而详于“下”。对相公严嵩着墨不多,详写来访者与门者的交往,以小见大,从一斑知全豹。(选或简)

  5、  本文刻画人物采用了漫画夸张的艺术手法。

  五、马中锡《中山狼转》1、  中山:故址在今河北定县一带。

  2、  这是一篇极富教育意义的寓言故事。寓意:它告诉人们,对一切危害社会的邪恶决不能同情怜悯。若像东郭先生那样,结果必然是害人又害己。

  3、  主要人物:赵简子、东郭先生、中山狼、杖黎老人、老树精。

  六、王世贞《登太白楼》本诗缅怀李白,对其文章、风采表示了极为崇敬的心情。“欲觅重来者,潺潺济水流”,发出“后不见来者”的惋叹,流露怅惘之情。“李供奉”指李白。

  七、汤显祖《牡丹亭》1、  主要人物有:杜丽娘、柳梦梅、杜宝等。

  2、  主题:通过杜丽娘为情而死、因情复生的故事,对摧残情性的封建礼教作了尖锐的批判,热烈歌颂了青年男女为追求自由的爱情所作出的不懈斗争。它继承了《西厢记》的传统而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3、  《游园》一段在《牡丹亭》中所起的作用:表现杜丽娘青春的觉醒,为以下的惊梦乃至伤春而亡的情节提供了可信的依据。

  4、  《牡丹亭》(惊梦)中扮演春香的角色是贴旦。“奶奶”指杜丽娘的母亲。

  5、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出于《牡丹亭》。

  八、袁宏道《徐文长传》1、  徐文长即徐渭。这是一篇人物传记,写法上既吸取了《史记》、《三国志》等史书“以事传人”的长处,又具有自己的特色。作者叙述的事件,不像《史记》等史书那样有头有尾,而是略加叙写,意到即止。评述相间,激情洋溢。

  2、  描写徐渭“无之而不奇”主要表现有:

  好奇计,谈兵多中。是个匠心独出,有王者气。

  书画笔意奔放,超逸有致。晚年愤亦深,佯狂益甚。

  九、钟惺《浣花溪记》1、  这篇山水游记,再现了浣花溪景色之幽美,借凭吊缅怀大诗人杜甫,表现其人格之孤傲不群。浣花溪:在成都西南部,又名百花潭。杜甫流寓成都,曾居浣花溪芳草堂。

  2、  作者写浣花溪,重点在写杜工部祠,写杜工部祠重点在写杜甫之身世、襟抱。

  3、  本篇以游踪为线索,采用移步现形的写法,故所写为行中之景。

  十、冯梦龙《杜十娘怒沉百宝箱》1、  选自《警世通言》。

  2、  这篇拟白话小说改编自文言小说《负情侬情》。导致杜十娘悲剧的根本原因是封建制度的压迫。

  3、  主题:渴望自由幸福生活的杜十娘为封建制度所不容,最终以青春和生命对封建社会的罪恶发出强烈控诉。作品具有强烈的时代感与真实感,且突破了唐代以来类似题材始乱终弃或夫荣妻贵的传统格局。(选或简)

  4、  人物性格:杜十娘美丽、机智且又刚烈;李甲懦弱又极端自私。

  5、  杜十娘赎身用的银子是三百两。李甲把杜十娘卖给孙富,得到的银子是一千两。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地方在现在的瓜洲。

  十一、张岱《西湖七月半》1、  主旨:文章描述了明末杭州人七月半游西湖的盛况,重现了当时的西湖景色和风土民情,表现了一种娴雅脱俗的生活情趣。(选或简)

  2、  作者对五类游客分别作了描述,其一为假冒风雅的官僚,其二为无意风雅的富豪,其三为故意风雅的游客,其四维不懂风雅的市井之徒,其五为读书人中的清雅之士。而前四类与最后一类庸俗与高雅,喧哗与清寂,两相对比映照。

  十二、夏完淳《别云间》1、  这首五言律诗是清顺治四年,作者被解往南京告别松江时所作。云间:松江一带。

  2、  主旨:本诗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表明誓死不屈的决心。(选或简)

  3、  说明诗每一联的内容:首二句是递进关系,暗示离乡之久,思念之深,永别之憾。中四句抒写悲恨之情。上二句着眼于国事,是公;下二句着眼于家事,是私。末二句反振而起,于悲恨中忽见慷慨之情,乃知作者之悲来自报国无日的公心。(选或简)

  4、  本诗对仗工整的特点:“河山”与“天地”是加一倍写泪:“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泉路”与“故乡”是加一倍写思乡:“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在浓郁的悲情中呈露悲壮的英雄气。

  5、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处于《别云间》。南冠:囚犯代称。

  清代部分一、吴伟业《圆圆曲》1、  主旨:本诗通过陈圆圆与吴三桂的聚散离合,反映了明末清初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委婉曲折地谴责了吴三桂的叛变行为。

  2、  艺术构思:把历史和现实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以抒写深沉的亡国之痛,这是《圆圆曲》艺术构思的匠心独具之处。

  3、  顶真格的技巧:冲冠一怒为红颜,红颜流落非吾恋;哭罢君亲再相见,相见初经田窦家。

  4、  作者在作品中主要的讽刺对象是吴三桂。

  二、蒲松龄《婴宁》1、  选自《聊斋志异》。为文言小说,男主人公王子服。

  2、  主旨:通过对婴宁由爱笑到“矢不复笑”,到“哽咽”哀泣过程的描写,在交待婴宁悲惨身世的同时,着重揭露批判了封建礼法对妇女健康天性的压抑和窒息。(选或简)

  3、  本篇以花作映带产生的艺术效果:

  (1)       以鲜花象征婴宁容貌的美丽与内心的纯洁。

  (2)       在婴宁与王子服相识、相爱,以及引起婴宁由笑到不笑的惩罚西人子事件中,花也都在情节中起了重要的媒介作用。

  4、   婴宁的性格特征:婴宁是一个天真活泼纯洁,始终保持一颗赤子之心的女性形象。她在作品中初次出场就敢于笑着打趣一个青年男子。当王子服来到山村,婴宁与他交往时也是谈笑自若,毫无顾忌。结婚时的新妇礼因为她“笑极不能俯仰”而无法举行;对于西人子的挑逗,她认为不能容忍就坚决给予惩罚。婴宁爱笑爱花,具有美的天性,同时又敢于蔑视封建礼教。后来婆婆责备她憨狂时,她从此再也不笑;二直到周围亲人对她再无疑虑时,她才哭诉了自己的悲惨身世。这些描写表现了她坚毅深沉的一面。(选或简)

  三、洪昇《长生殿》(惊变)1、《惊变》是《长生殿》的第24出。

  2、主旨:把唐玄宗、杨贵妃的“乐极哀来”集中地浓缩在一出戏中,为后人提供了历史借鉴。3、清初,因一出戏而遭御史弹劾被割去国子监学籍的戏剧家是洪昇.

  4、上场的人物是:唐明皇、杨贵妃、高力士。

  四、孔尚任《桃花扇》1、  主旨:抒发对故国的怀念,讽刺向清廷屈服的明朝不肖子孙。

  2、   《余韵》主旨:让老赞礼、柳敬亭、苏昆生三位饱经世变的过来人痛定思痛,凭吊南明的覆灭,抒发对故国的怀念,讽刺那些应聘出山的“识时务的俊杰”和为清朝奔走效劳的明朝开国元勋的不肖子孙。实现了全剧在思想上和艺术上的完整性,圆满地贯彻了作者“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的创作意图。(选或简)

  3、  剧中三个人物三段唱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           老赞礼所唱的神弦歌「问苍天」,通过自己与福德星君一贵一贱的对比,宣泄了对丑恶现实的愤懑。

  (2)           柳敬亭所唱的南曲「秣陵秋」,概括了一部南明兴亡史,特别是抨击了马士英、阮大铖五国的罪行。

  (3)           苏昆生所唱的北曲「哀江南」,通过吊废垒,吊孝陵,吊故宫,吊秦淮,吊长桥,吊旧院,集中反映了怀念故国的感情。(选或简)

  4、  剧中主要人物按出场先后次序,依次为苏昆生、柳敬亭、老赞礼。

  5、  剧中主要人物按唱曲先后顺序,依次为老赞礼、柳敬亭、苏昆生。

  6、  剧中主要人物所唱的曲子依次是「问苍天」「秣陵秋」「哀江南」。

  7、  苏昆生所唱的「哀江南」套曲是北曲。

  五、姚鼐《登泰山记》1、  游记,选自《惜抱轩文集》。登泰山的路线是从中谷到西谷。

  2、  景物特征:抓住客观景物的时令特征,以简洁洗练的笔墨勾画出了泰山冬季冰封雪盖的惊喜和日出时的瑰丽图景,故成为写景名作。日出现象: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

  3、  此文以游踪为线索的结构特征:本文结构章法严明。

  (1)           作者以自己的游踪为线索,将泰山的地理形势、自然景色、名胜古迹及自己对泰山地名的一些考据绾结起来,移步换景,循序写来。

  (2)           尽管篇幅短小,却内容丰富,脉络清晰,主次分明,繁简得当。(选或简)

  六、汪中《哀盐船文》1、  盐船着火的地点在仪征。

  2、  主旨:生动描绘盐船失火的惨况,表达了对遇难船民的深切悲哀和同情。

  3、  艺术特色:作者继承了骈文善于夸饰、长于抒情的特点,并将用典、藻采化解在对场面和人物的具体描写中,故而虽是骈文,但情感流走,控纵自如。

  近代部分一、龚自珍《咏史》(金粉东南十五州)1、  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出自该诗。

  2、  题旨:讽刺东南士子不问世事、醉心爵禄者的卑琐面貌,又斥责了朝廷对士子以高压相胁、以名利相诱的伎俩。(选或简)

  3、   此诗借古讽今的总特色:这首咏史诗的重点不在“咏史”而在“讽今”。(1)作者直接从揭示社会现实入手,以主要的篇幅来揭露社会上普遍存在着的现状,并加以抨击,直到最后两句才引史实作为镜鉴。名为咏史,实写时事。(2)尾联两句合拢收结全诗,通过借古讽今,进一步开拓和深化了作品主题。全诗除抨击朝廷的尾联较为含蓄外,大都写得锋芒毕露。这种“借古刺今”的手法,使诗歌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战斗性。(选或简)

  4、  用典:

  (1)       团扇才人:指不学无术、流连声色而身居高位的人。

  (2)       田横:典故出于《史记》。楚汉相争时田横曾自立为齐王。刘邦称帝后。田横率其部属五百余人入海岛。后因耻于事刘,不受劝降封爵,自己及所部皆自刎而死。

  二、龚自珍《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1、  作品所引“万马齐喑究可哀”出自苏轼《三马图赞引》。

  2、   本文写作背景和题旨:这首诗是作者南归时途经镇江所作。作者自注:“过镇江,见赛玉皇及风神、雷神者,祷词万数。道士乞撰青词。”这首诗就是作者利用撰写祭风神、雷神之类的“青词”来借题发挥,对清王朝利用文字狱而导致社会思想上的“万马齐喑”的沉闷窒息,表示了不满和愤慨,表达了变革现实政治,大胆选拔人才的强烈愿望。(选或简)

  三、龚自珍《病梅馆记》1、  这是一篇借梅喻人的寓言小品。围绕梅表现的人物形象:画梅花的人、卖梅花的人和作者自己。

  2、  本文的深刻寓意:憎恶封建专制势力对人性的摧残以及追求个性自由解放的民主精神。(选或简)

  3、  文句排比:开头“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或曰:梅以曲为美,直由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梅以疏为美,密则无态。固也。”

  4、  本文中的“病梅”喻指受扭曲的人才。

  四、梁启超《少年中国说》1、  主旨:文中对清政府上层统治集团老朽昏聩的精神状态的揭露刻画,对少年中国灿烂前程的礼赞向往,写得极为出色。

  2、  梁启超散文的最大特点是自由解放,不受旧规拘束。本文立论鲜明,论辩透辟,感情充溢,条理清晰,正是“新文体”的代表作品。

  3、  梁启超之所以认为中国是“少年中国”,是因为中国作为现代主权国家历史不长。

  五、秋瑾《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1、  诗中所说的日俄战争发生在1904-1905年。

  2、  主旨:表达诗人的救时抱负与革命誓言“拚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在这首诗中,这种英勇无畏的献身精神和沸腾的爱国主义热忱,得到了充分的反映。本篇系应“日人索句”而作,“日俄战争地图”是诗人感情的“触发器”。(选或简)

  3、  诗歌风格:沉痛激昂,雄健慷慨,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4、   反诘手法:颔联写作者身处曾为日俄战场的黄海时,看到日俄交战地图时的愤怒与决心。“忍看”和“肯使”都为反诘之词,意为“不忍看”“岂肯使”,表达了作者看到国土被敌人侵占的沉痛、愤慨的心情,又表现出了作者誓死捍卫祖国的坚强决心和扭转乾坤的豪迈气概。“忍看图画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这两个反诘句,用排比的句式,更强烈地表达了作者的愤慨之情和坚强的信心。(选或简)

  「小结」1、  注意多角度审题:作品的寓意、意蕴、主旨、题旨、思想倾向和思想感情均可视为作品主题思想。作品的结构、手法、语言、风格均可视为作品的艺术特色。

  2、  知识点为选择题,要注意认真理解,融会贯通,识记要点,综合答题。

  3、  结合作品,认真阅读辅导内容。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报名提醒

【报名:1月13-17日】

浙江自考服务中心

  • 微信公众号
  • 考生交流群
  •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加关注微信公众号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 考生交流群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关注公众号

回复“免费资料”领取复习资料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交流群

<<点击收起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APP

APP
下载

man
联系
微信
wxlogo
扫描
二维码
反馈建议
反馈
建议
回到顶部
回到
顶部
app
微信客服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