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自考网

咨询热线

15700080354 (点击在线咨询)
您现在的位置:浙江自考网>复习资料 > 正文
自考攻略

浙江自学考试《园林艺术学》章节习题:第10章

时间:2021-11-29 09:48:48 作者:储老师

自考助学

1、意境内涵?

(1)情景交融说

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是意与境的浑然融彻,具体地说,它表现为主观和客观的契合无间,艺术形象的情景交融。“情景交融”说是宋代提出,到明清时期在诗论、词论、画论中触目可见。但是“情景交融”说只是揭示了艺术形象的一般特征,只是在艺术形象层面来谈意境的生成的初步基础。

(2)典型形象说

典型形象说认为意境是具有某种高度、深度和广度,即具有某种本质真实的“典型的情景交融”,是具有某种典型意义的形象、图画与情思的高度统一。意境是一种典型化的人类情思;一种趋向于本质和理性化了的内容;一种理想化的艺术和审美境界;一种具有形而上意味和普遍性、哲理性的人生蕴含。

(3)境生“象外”说

“境生象外”、“象外之象,境外之境”、“韻外之致”、“言外之意”。意境有两个层面,一层是作者要表现的诗情画意,他认为这就是“境”;另一层就是语象,即文字描写的形象,他认为这是“象”。这两个层次的关系是“境生于象外”,“境”在深层,人们不能见到,要通过语象的描写,在语象的浅层之外才能追寻到。

(4)“生气远出”说

“气”的概念是先秦以来的一个原始范畴,后人看到意境必须是生气灌注的,于是移“气”论来解释意境。意境最重要的特征,就是要“生气远出”或“气韵生动”,只有这样才一能感染人。宗白华先生对此也有所寓意,他认为意境的一个重要条件是“生命力的活跃”。宗白华在引了蔡小石在《拜石山房词》宇所引别人的话“始境,情胜也,又境,气胜也。终境,格胜也”之后说:“‘气’是‘生气远出’的生命”。

(5)哲学意蕴说

意境就是在感性的日常生活和生命现象中,直接呈现某种形而上的意味。这是意境不同于一般艺术的特点,那“意”往往是形而上的哲学意蕴,如象外之象所蕴含的人生感、历史感、宇宙感的意蕴。

(6)对话交流说

意境的本质特征规定在于“象外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味外之旨”,是独立于接受主体之外文学作品本身所具有的,还是在与接受者的对话交流中产生的,这是一个问题。意境是一个变量,而不是定量,同一部作品见之于不同的接受主体其意境的形态或产生的方式、实现的程度都千差万别。

2、意境层次?

一是感性的艺术形象,这一层次以物象为基础,是“象内之象”,中对客观物象的再现,是写实,具有强烈的感官性;

二是艺术情趣、艺术气氛,这其中有情感,有理解,是主观的,有趣味,气韵,氛围,感染力,张力,是主客观结合的;

三是前二者触发的丰富的艺术想象和联想,即形象外之“象”,这是主观的。虽然分了三层次来理解,但这三者是浑然一体,不可割裂的。

3、园林意境含义?

园林意境就是造园家所创造的园林景

观(实境)与欣赏者在特定的环境下所触发的联想与想象(虚境)的总和。

4、园林意境的创造手法?

1)运用文学修辞手法,如状写、寄情、言态、比喻、象征、寓意、点题等,创造园景意境;

2)借助文学诗词等多种形象语言,使园景具有浓郁的诗情画意;

3)运用其他艺术门类,如绘画、雕刻、音乐、建筑等,触类旁通,熔铸一体,使园林意境深达,表现出十分广泛的人生观和情趣。

5、古典园林意境的创造手法?

一、主题立意的意境创造

1) 构建一池三岛,向往海岛仙山

2)摹仿名山胜景,诗化自然风光

3)借鉴文化典故,引用神话传说

4)强调比德思想,突出人化景物

5) 运用优秀诗文,追求诗情画意

二、园林设计要素的意境创造

1)、 山水意

“一拳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

山之三远、水之三远。

2)、植物意

(1)单一种植物的意境营造

(2)几种植物结合的意境创造

(3)与其它造景材料一起营构意境

3)、建筑意

4)、虚景

(1)光

(2)影

(3)香境

(4)色境

(5)声境

6、园林意境的生成动因?

没有造园家所营构的园林景观,园林意境无从谈起。没有欣赏者欣赏,没有审美主体,造园家的艺术创造就没有实际意义,园林意境也就无法整体生成,同时艺术欣赏又不能脱离欣赏环境。

其它

1、园林布局时以小见大的手法?

2、园林中需重点布局的地方?

3、举例园林中游园入口的布置方式?

4、试说出荆州市常用行道树种?

悬铃木、椴树、白榆、七叶树、枫树、喜树、银杏、杂交马褂木、樟树、广玉兰、乐昌含笑、女贞、青桐、杨树、柳树、槐树、池杉、水杉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报名提醒

【考试时间:4月12-13日】

浙江自考服务中心

  • 微信公众号
  • 考生交流群
  •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加关注微信公众号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 考生交流群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关注公众号

回复“免费资料”领取复习资料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交流群

<<点击收起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APP

APP
下载

man
联系
微信
wxlogo
扫描
二维码
反馈建议
反馈
建议
回到顶部
回到
顶部
app
微信客服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