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自考网

咨询热线

15700080354 (点击在线咨询)
您现在的位置:浙江自考网>复习资料 > 正文
自考攻略

自考辅导资料:2019年10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高频知识考点二十一

时间:2019-09-03 10:55:41 作者:储老师

自考助学

每道题前的四位数字代表此题曾经被考到的年份和考期,比如 1810,是指这道题曾经在 2018 年 10 月份全国自考卷中被考查过,所以以下总结辅导内容的高频考点,皆是近几年多次出现在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卷上的知识点。

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0904,1107,1201,1401)简述戊戌维新运动的历史意义

(1)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2)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制度。

(3)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有利于民主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4)戊戌维新运动在改革社会风气方面也有不可低估的意义。

​三民主义学说

(0907,1007,1604)孙中山三民主义学说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答案:

1、主要内容:

(1)民族主义,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一是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二是变”次殖民地“的中国为独立的中国。

(2)民权主义即”创立民国“。指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3)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基本方案是:核定地价,按价征税,涨价归公,按价收买。

2、意义:这是一个比较完备的民主主义的革命纲领,推动了革命思想的传播和革命运动的发展。

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

1.(1301,1804)1905 至 1907 年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及意义

答案:

(1)1905 年至 1907 年,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和以康有为为代表的改良派,分别以《民报》 和《新民丛报》为主要舆论阵地展开论战。

(2)主要内容:

第一,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这是论战的焦点。

第二,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

第三,要不要社会革命。

(3)重要意义:

第一,划清了革命与改良的界限,使人们清楚地认识到实行民主革命的必要性,参加到革命的行列。

第二,使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三民主义思想得到了更加广泛的传播,为推翻清朝统治的革命斗争奠定了思想基础。

2.(1001)1905 年至 1907 年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进行论战的意义及革命派的局限性

答案:

(1)重要意义:

第一,划清了革命与改良的界限,使人们清楚地认识到实行民主革命的必要性,参加到革命的行列。

第二,使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三民主义思想得到了更加广泛的传播,为推翻清朝统治的革命斗争奠定了思想基础。

(2)局限性:

第一,革命派未能认清帝国主义的本质,不仅不敢旗帜鲜明地提出反帝口号,反而希望争取帝国主义的支持。

第二,革命派停留在对民主制度的形式理解上,缺乏对民主建政的深入认识。

第三,革命派未能把土地制度改革和反对封建主义联系起来,从而无法真正解决农民土地问题。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报名提醒

【考试时间:4月12-13日】

浙江自考服务中心

  • 微信公众号
  • 考生交流群
  •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加关注微信公众号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 考生交流群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关注公众号

回复“免费资料”领取复习资料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交流群

<<点击收起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APP

APP
下载

man
联系
微信
wxlogo
扫描
二维码
反馈建议
反馈
建议
回到顶部
回到
顶部
app
微信客服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