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从的实验
米尔兰德姆所设计的实验情景如下:被试A一走进实验室,见另一被试已在那儿了。实验上这位被试B是实验者的“助手”。这时实验者来了。对他们说,本实验是有关惩罚对学习的影响的。两位被试应该抽签,来决定谁当“教师”,谁当“学习者”。被试A抽到了当“教师”的签。实验者说,教师将要问学习者一系列问题,学习者如果回答错了一个问题,要受到一次电击。实验者把学习者领到一间小的房间,给他绑上电极。教师可以从玻璃观察到隔壁房间的情况。然后,实验者向教师介绍“教育仪器”,并说它会产生电击,从15伏一起到450伏。实验者告诉老师,你必须按照问题表上的顺序读给学生听,他要答错就增加一级水平的电压予以电击。随着实验的继续,学习者错误一个接着一个,并表现出痛苦的情形。教师征求实验者的意见,要求停止实验。然而,实验者冷冷地加以拒绝。这个实验的目的是想了解教师能继续做完直到450伏的百分比。结果发现65%的人竟做完了整个实验,施予的电击达到450伏水平。从而揭示了服从现象的存在及其影响因素。
偏离和独立的理论
1.对抗理论由布雷姆在1966年提出。认为人试图保护和维持完成某些行为的自由,特别是指与一个人生存有关的行为,因为这些行为是以一个人的生存需要为出发点的。还有个体认为他有完成其他一些行为的自由,如果这些自由受到威胁或被减弱的话,他就会体验到要重新获得这种自由的一种动机上的“激起”,这种动机上的激起称为“对抗”。2.去个性化去个性化是指处在群体中的个体不是以个人的方式来行动而是溶化于群体中,丧失个体可辨别性的一种状态。3.个人特质信任学分理论霍兰德指出,每次群体成员的活动,群体都给予一个成员信任学分或接受一个成员信任学分。而个体可以把这些信任学分依存起来,个体拥有的信任学分越多,他在群体中的地位越高。当个体偏离群体一次,个体就会失去他积累起来的一些信任学分。只有当个体能够偿付,群体才愿意容忍这种偏离。这个理论还提出,群体不会容忍一个新来的成员偏离,因为他还没有遵从的历史,所以还没有信任学分。但是群体会容忍资历较长的群体成员的偏离行为,因为他们已依存了许多信任学分,所以获得独立行动的权利。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相关推荐
2023年4月浙江自考新闻学概论复习笔记:资本主义新闻事业
11-28自考辅导资料:2019年10月《美学》知识点-审美形态与文化
09-172023年4月浙江自考英美文学选读复习笔记:Alfred Tennyson
12-092023年4月浙江自考英语国家概况复习资料十二
01-12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外教育简史复习笔记:英国近代教育制度
12-082023年4月浙江自考英美文学选读复习笔记:Washington Irving
12-08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外国文学史”复习笔记(第三章)
09-122023年4月浙江自考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复习笔记:从8086至Pentium Ⅲ
12-292022年浙江自考心理学复习笔记:人格性质
11-032023年浙江自考公务员制度串讲资料:国家公务员制度导引
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