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
一、目的要求
1、掌握血液有形成分的结构特点。
2、了解血细胞的发生。
3、重点:血液组成及各细胞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二、教学自学指导内容
(一)血细胞
1、红细胞:呈双凹圆盘状,无细胞核和细胞器,胞质中充满血红蛋白(参与O2或CO2的运输)。红细胞数目及血红蛋白含量随生理或病理状态的改变而变化。
网织红细胞:为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数量少。网织红细胞的计数可作为衡量骨髓造血能力的一项指标。
2、白细胞:分为有粒和无粒白细胞。有粒白细胞又根据颗粒的不同分为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无粒白细胞又分为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
(1)中性粒细胞:核形态多样,可成杆状或分叶状。杆状核的细胞较幼稚,正常成人血液中多见2~3叶核的细胞。胞质内散布着特殊颗粒和嗜天青颗粒。中性粒细胞能作变形运动,具有活跃的吞噬能力。
(2)嗜酸粒细胞:呈球形,核常分二叶。胞质内有粗大均匀的嗜酸性颗粒。颗粒内含组胺酶、酸性磷酸酶、过氧化物酶等。具有变形运动、吞噬、减轻过敏反应和杀灭虫体的作用。
(3)嗜碱粒细胞:核不规则,胞质内含大小不等、分布不均的嗜碱性颗粒。颗粒内含肝素、白三烯和组胺等,功能同肥大细胞。
(4)淋巴细胞:可分为大、中、小三种淋巴细胞。小淋巴细胞数量最多,核圆,一侧常凹陷,染色质呈块状。根据来源和功能不同又分为T细胞、B细胞和NK细胞等3类。
(5)单核细胞:核形态多样,染色质呈细网状,胞质内含嗜天青颗粒。该细胞属于单核吞噬细胞系统,有很强的吞噬作用。
3、血小板:单个或成群存在,呈双凸扁盘状,无核,分为颗粒区和透明区;有止血、凝血的作用。
(二)血细胞的发生
1、骨髓造血组织的结构:由网状组织和造血细胞组成。
2、血细胞发生:各种血细胞的发生大致可分为原始阶段、幼稚阶段和成熟阶段;红细胞、粒细胞系的幼稚阶段又可分为早、中、晚三阶段。
3、造血干细胞:是最原始的造血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潜能。
三、实验内容
1、血涂片中的各种血细胞。
四、思考题
1、简述血液的组成及分类。
2、为什么外科医生为病人做手术时用纱布沾血?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相关推荐
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笔记:简答题第九章
11-08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工程经济复习笔记:工程经济分析的比较原理
04-272023年浙江自考水产繁殖育苗技术复习资料:论述题
02-272023年4月浙江自考外国文学史复习笔记:现代文学概述
12-142023年4月浙江自考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复习笔记:行为转变法
12-262023年10月浙江自考《英语(一)》复习笔记(15)
06-152023年10月浙江自考《行政组织理论》复习资料(7)
07-042023年4月浙江自考新闻学概论复习笔记:新闻学的形成与发展
12-092024年4月浙江自考组织胚胎学复习资料:软骨和骨
12-09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药鉴定学复习笔记:果实及种子类中药鉴定(4)
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