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析题
1、试分析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决定的原则。
答:劳动的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以及由它决定的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是研究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决定原理的出发点。
在短期,生产的其他要素固定不变,唯一可变的生产要素是劳动投入。当把可变的劳动投入增加到不变的其他生产要素上,最初劳动投入的增加会使产量增加;但是当其增加超过一定限度时,增加的产量开始递减。这就是劳动的边际生产力涕减规律。
由增加一单位劳动要素投入所增加的产量定义为劳动的边际产量,也叫做边际产品:边际产品按照现行价格出售,则企业得到的收入增量就是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因为是完全竞 争的市场,产品价格不变,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等于劳动的边际产品收益。设劳动的边际产品收益为MRP,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为VMP。产品的价格为P,则有: MRP=VMP=MP.P。
短期企业唯一可变的生产要素是劳动投入,故可变的成本也就是工资。增加单位劳动投入所增加的成本称为边际成本 设为MC。显然,MC=W。
从经济学原理可知,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必须使其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即:MRP=MC。因为MRP=VMP,MC=W,所以,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短期企业劳动力需求决定的原则是:MRP=VMP=MP.P=MC=W.。即:MRP=VMP=W。
如用文字叙述,即企业为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其劳动力需求的决定必须遵循劳动的边际产品收益等于工资率的原则。
2、什么是内部劳动力市场?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与外部劳动力市场相比有什么特征?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有什么意义?
答:内部劳动力市场,是指根据企业的管理规则、惯例或企业与企业组织内雇员或雇员的组织所达成的协议运行的,企业组织内雇员由招聘、录用、提升、调动、暂时解雇、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等构成的管理系统。
与企业外部劳动力市场相比较,内部劳动力市场具有以下特征:
其一,内部劳动力市场只限定在企业内部。雇员的招聘、录用、降职、调动、晋升、正式培训与非正式培训、暂时解雇等等,表现为企业内部劳动要素的再组织行为。
其二,企业对组织内雇员的支配和雇员接受企业的行政指挥,受到必要的约束,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从管理与被管理、领导与被领导、指挥和服从这样的角度看,企业组织和每一个组织内的成员是从属关系。内部劳动力市场劳动力的配置转换和工资变动等现象并不变更劳动关系。它是劳动力在企业内流动的表现。这种流动反映了企业的生产过程,通过流动调整着劳动职能的变换,能与位的优化匹配。
其三,内部劳动力市场劳动力的流动,其功能是使企业生产诸要素的投入在劳动关系持续存在状态下的配置趋于优化,并使这种配置调整在费用较小的情况下实现。内部劳动力市场的活动受到企业严密完整的计划约束,并受到企业发展战略和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指导。
内部劳动力市场的作用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第一,刺激企业内培训的发展。第二,降低培训成本。第三,降低雇用调整的成本。
3、试分析劳动力市场上工资的决定原理。
答:工资:工资就是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的均衡价格,即劳动力的需求价格与供给价格相一致的价格。作为劳动力的均衡价格也是由供给和需求决定。
首先,从劳动力供给方面看,劳动力的供给价格取决于:(1)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的成本,包括维持劳动者本人及其家庭的生活费用、教育费用、训练费用等。(2)劳动的负效用或心理成本。
其次,从劳动力需求方面看,需求价格取决于劳动的边际生产率,或劳动的边际收益产量。
最后,工资的决定,即劳动力价格的形成是在劳动力供给与劳动力需求两种力量相互作用下确定的。
从工资决定机制的分析中可以看到,工资具有与劳动的净产品相等的趋势,劳动的边际生产率决定劳动力的需求价格。假设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可变的活劳动加之于不变的资本上面,一方面,随着劳动力的增加,其边际使用价值递减,劳动力体现其使用价值的程度依资本的变动而变动;另一方面,工资 又具有与有生产能力的劳动力的再生产、教育和维持费用密切相关的趋势,即与劳动力价值有密切相关的趋势。所以,工资的决定是以劳动力价值为基础,最终地取决于劳动的边际生产率和劳动力再生产费用及劳动的负效用。
同时,在工资决定方面还应看到,与商品价格决定的另一重大差别,商品价格的决定一般不受社会的和历史的因素的影响。劳动力这一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 由于劳动力的特殊属性,故而其价格的决定要受到社会的、历史的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社会的风俗习惯、伦理道德因素等。
4、某地区从改革开放以来,基尼系数如下表:
根据以上资料:
(1)说明基尼系数的含义、取值范围及各区间的意义。
答:工资和收入分配的均等程度,一直受到社会各种力量的高度重视。度量工资和收入分配均等程度的方法通常采用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的含义
设洛伦茨曲线与绝对均等曲线围成的面积为A,与绝对不均等曲线围成的面积为B,则可用A除以(A十B)的商表示分配的均等程度。这个数值称为基尼系数G,亦称为洛伦茨系数。计算公式为:基尼系数G=A/(A十B)。
取值范围及各区间的意义
收入分配不可能绝对均等也不可能绝对不均等,所以,基尼系数G≠0,基尼系数G≠I,基尼系数介于0与1之间。基尼系数越大,洛伦茨曲线越弯曲,收入差距越大,分配越不均等;
经验表明,基尼系数小于0.2,收入差距非常小,收入分配格局缺乏激励;基尼系数大于0.4,则表示收入差距过大,容易造成某种社会震荡。基尼系数在0.2~0.4之间比较正常。
(2)简述该地区改革开放以来基尼系数的变动趋势,并判断该地区在各个时期的收入分配状况是否合理。
表中数据显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基尼系数呈现出不断提高的趋势,表明人们的收入差距在不断扩大。1978年时基尼系数为0.15,表明人们收入差距非常小,收入格局缺乏激励,基本是实行平均主义、吃大锅饭,不能调动人们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1988年―1998年收入差距逐步拉大,但在合理的范围,极大调动了大家生产经营的积极性,使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生活不断改善。但进入21世纪以来收入差距超过了基尼系数的合理范围,引起了老百姓的强烈反响,缩小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不同社会群体之间收入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摆在了党和政府的面前。
5、试分析我国劳动关系变化的表现、目标模式及其建立的基础。
答:(1)我国劳动关系变化的目标模式
我国的劳动关系正处于历史的转型时期,从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劳动关系转换为与市场经济相匹配的劳动关系。即从利益一体型的劳动关系转换为利益协调型的劳动关系。
所谓利益一体型的劳动关系:其基本精神是劳动关系双方的利益一体论,其理论基础是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劳动关系双方利益的调整和处理,由国家各项劳动行政管理制度的实施来保障。利益一体型的劳动关系,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存在的劳动关系的主要形态。
所谓利益协调型劳动关系:是基于多元化观点对劳动关系运行和利益调整的理论概括。这种劳动关系双方在人格上、法律地位上完全平等,作为劳动法律关系主体,劳动关系双方互为权利义务主体,在双方利益关系的调整上,以双方的对等协商交涉为确定劳动条件的基本原则,以权利义务的法律设定调节双方的利益关系。当代一些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劳动关系的协调与控制的主要方面就具有利益协调型劳动关系的特征。
(2)我国劳动关系变化的表现
伴随着我国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化,劳动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第一,劳动关系主体明确化。一方为用人单位,另一方为劳动者;法人财产权及劳动力产权的逐渐明确,必然使劳动关系主体明确化。第二,劳动关系多元化。多种经济形式的发展,打破了公有制劳动关系一统天下的局面,与多种经济形式相适应,劳动关系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第三,劳动关系利益复杂化。第四,劳动关系动态多变化。第五,劳动关系的利益协调机制趋向法制化。
以上劳动关系的变化,表明我国已经由利益一体型劳动关系向利益协调型劳动关系转变。
(3)建立利益协调型劳动关系的基础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创造了物质利益原则得以发挥作用的条件,而物质利益原则为建立利益协调型劳动关系奠定了基础。物质利益原则含有非常丰富的内容,主要内容包括:一是物质利益激励机制;二是物质利益平衡机制;三是物质利益调节机制;四是物质利益约束机制。劳动合同制作为国家基本劳动制度充分体现了物质利益原则的根本要求。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相关推荐
2023年4月浙江自考律师公证与仲裁制度模拟试题及答案汇总(下)
03-232023年4月浙江自考《农产品营销理论与实务》章节习题汇总(上)
02-172022年浙江自考《毛泽东思想概论》练习题及答案(11)
07-27自考公共课英语(一)模拟试题(8)
08-302023年4月浙江自考《普通逻辑原理》模拟试卷及答案(六)
03-312022年浙江自考《美学》模拟题及答案(15)
09-072023年10月浙江自考《英语(二)》模拟试题及答案12
05-162023年4月浙江自考《老年护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40
01-132023年4月浙江自考《教育科研方法》章节试题汇总(下)
02-172023年4月浙江自考《艺术概论》名词解释及答案25
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