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居住民俗
名词解释:
1. 居住民俗:是指一个国家、民族或地域的广大民众在居住活动中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属于本群体的独特的民俗习惯模式。
2. 居住惯制是指各国、各民族、各地区的人们在居住中所反映出来的一系列风俗习惯,是由家庭关系、房屋结构、传统习惯等诸多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个复杂的综合体系
3. 靠崖窑:是在垂直的崖面上开挖的土窑,可以向纵深发展,深可达20米,也可以向两侧发展,形成并列的窑洞。
4. 锢窑:是在平地上用土胚、砖石砌筑的拱顶房屋,锢窑的室内屋顶为拱形,与窑洞相似。
5. 一颗印:是汉族传统民居之一,流行与陕西、安徽、云南等地,尤其以云南最为盛行。也是围绕天井布置房屋,东西南北房屋全部相连围和,外观犹如印鉴,所以俗称一颗印。
6. 城市积木 香港房屋拆拆建建,说拆便拆,说建就建的情况,比别处更迅速,更频繁.因此有人把这种拆拆建建与孩子们玩积木相比,说这是搭"城市积木".
7.
简答论述
一、居住民俗的形成
1、居住民俗的创始期:穴居和巢居,首先是原始群居,其次是生死分居,其三是迁徙居住。
2、居住民俗的过渡期:风篱与原始帐篷巢居向后来居住形式过渡的产物。
3、居住民俗的发展期:帐篷、窑洞、干栏式、庭院式。居有定所,土木结构、砖石结构形成。一方面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内涵,一方面有体现出多样化。
居住类型:(1)洞穴居;(2)干栏式建筑;(3)帐篷;(4)长屋;(5)庭园住宅。
二、居住的惯制
1、火与火塘的突出作用:火御寒取暖,饮食起居之必备;火塘家庭活动的中心;火塘边座次、睡次的区别;火塘神圣的地方。
2、住房的分配:体现出长幼尊卑的关系。
3、公房:保存了原始社会生活习俗的住房分配,如云南的彝族男女公房。
4、人畜分居,人神有别。
三、居住民俗的文化内涵
1、实用性:民居是一种人们生活所迫切需要的人工产物。
2、艺术性:民居在形体构成和材料选择、安排等方面,制作者都遵循了一定的美学法则。
3、伦理性:不同辈分、性别、尊卑等的住房位置和陈设有所不同。
3、 宗教性:除了专门的寺观外,民居也常设有供奉祖先、神灵的建筑物。
四、风水与民居
风水术的核心是人们对居住环境进行的选择和处理。风水中包含的三个民俗宗旨:第一、选择房屋基址时,最求物质和精神生活上都能满意的环境;第二、处理房屋的形态和布局,是指合理化;第三、用一些符号来避凶趋吉。
1、 宅基选址:选址步骤:觅龙、观砂、察水、点穴。龙是祖山即总山脉;砂是祖山分支延绵而下,与本宅关系最密切的山岗;水是从山上下来与本住宅及砂山最靠近的溪、河、泉水等;穴就是基址所在,有吉凶之分。
2、 住宅外部布局:住宅与周围的山、水、路的关系。
3、 住宅内部布局:住宅地势子午向,北高南低;住宅格局,以合院为主,以墙、廊联系,围绕中轴线左右对称。
五、 建房与入住
1. 建房:一般分为择地、开工、上梁、立门、落成五个步骤。
2. 入住仪式:择日入住,选黄道吉日;火的重要性,火塘、灶的设置;祖宗神位安放;庆祝。
六、装饰
1、 门窗装饰。
2、 梁架装饰。雕龙画凤。
3、 墙壁装饰,内外墙体都绘图,以白色为主。
4、 屋顶装饰,大屋顶,人物等。
5、 屋内地面装饰及其他装饰。
七、居住类型:(1)四合院(2)围楼(3)窑洞(4)“一颗印”。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相关推荐
2022年10月浙江自考《社会心理学》模拟试题(4)
10-142023年4月浙江自考《新闻学概论》模拟试题及答案13
11-142023年4月浙江自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全真模拟题7.4
02-082022年10月浙江自考《生理学》模拟试题(4)
10-272022年自学考试心理学考前冲刺模拟题(7)
05-302021年10月浙江自考《社会工作实务》考前试题和答案(3)
06-072023年4月浙江自学考试《大学语文》模拟试题16
11-282024年4月浙江自考《英语(二)》模拟试题及答案3
01-10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外国文学史》模拟题及答案28
09-252022年浙江自考《语言学概论》模拟试题(10)
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