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类的决策阶段从何开始、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决策活动。大体可以分三个阶段,即神灵决策阶段、经验决策阶段和科学决策阶段。
二、科学决策是正生于何时、背景如何?
科学决策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垄断和竞争达到了更高的程度,科学发展更加迅速,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加强。在这种情况下,以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西蒙(H.A.Sinon)为代表的管理决策学派应运而生了,这此西蒙于1978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在西方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被认为是现代决策科学诞生的标志。
三、公安决策的含义?
公安决策是指公安机关及其领导者或特定主体(指各级党委、政府和人大),从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发,针对面临所要解决的任务或问题,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所进行的方案设计、选择和执行的活动。
四、如何理解公安决策是公安领导者意志的集中表现?
决策意志,是指决策者在确定目标及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具有调节作用的一种心理状态。公安决策来源于对客观的认识,又反作用于客观世界。公安决策的必要性,公安领导者的意志和行为,可以对把握客观事物的状况和变化起到很大的作用,因而能够更好地取得改造客观世界的胜利。世界上事物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这种客观规律是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
五、公安决策的基本要素有哪些?
1、公安决策主体。
2、公安决策对象。
3、公安决策信息。
4、公安决策理论和方法。
5、公安决策结果。
六、公安决策与行政决策相比有哪些特征、具体内容是什么?
具有以下显著特征:
1、政治性。即公安决策具有维护社会稳定、保卫国家保卫安全的性质。由于公安机关是武装的和具有强制性的机关,因此,保护谁,打击谁及其范围与程度如何;如何体现既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又为控制和保障社会的安宁与稳定负责,等等,这些问题无不具有极强的政治性。
2、规范性。即公安决策必须严格依据法律,制定程序和表现形式应规范化。由于公安机关是执法机关,执法是以国家权力为后盾的,因而其决策不能带有随意性,决不能以不规范的形式出现。国家关于社会公共安全的决策,以及公安部门的许多决策都带有立法性质。执法的强制性与效力稳定性,都为公安决策的规范性提出了客观要求。因此,公安决策不仅极规范化的程序,而且要有规范化的形式,任何人不能随意解释、任意变动。
七、按不同划分标准公安决策可分为哪些类型?
1、按决策问题的性质和作用分,有战略决策和战术决策。
2、按决策组织的地位分,有高层决策、中层决策和基层决策。
3、按决策目标的数量分,有单目标决策和综合决策。
八、什么是常规决策?
1、按决策问题的结构分,有常规性决策和非常规性决策。常规性决策又称程序化决策,是指公安管理活动中重复出现的例行性决策,是一种按照法律、法规和政策对某一具体公安工作问题作出的决策,如户口的迁入迁出、车辆牌照的发放、出境入境的签证等。
2、按决策工作的连续程度分,有单项决策和序贯决策。
九、与高层决策、中层决策相比基层决策有哪些特点?
1、执行性。基层公安机关是公安工作的根基,除依法主动搞好经常性工作外,主要是贯彻执行党、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方针、政策、批示、决定的直接实践者,也是各项公安业务工作能否得到落实的关键部门。基层公安决策的执行性,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从我国公安工作的实际情况看,上级制定的方针、政策、批示、决定,是从高层和全局考虑问题的,一般带有原则性、普遍性和广泛适应性。而作为各个公安基层组织,彼此情况千差万别,具体任务也不一样。因此,基层公安领导者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上级的方针、政策、批示、决定,需要加经具体化,从而使各项工作真正得到落实。
2、多样性。按照现行体制,基层公安机关处于地方党委、政府领导和上级公安机关领导的结合点。无论是作为块块领导为主的基层单位,还是作为条条领导为主的基层单位,都要接受来自高层的条条块块组织的任务、领导、指挥和监督,因而必然会出现领导系统在基层组织交叉的状况,使基层成为多功能的战斗实体。
十、公安领导者如何解决远点决定问题?它有哪些特点?
有时领导者也会遇到远点决定的问题,在时机不容易贻误、手续来不及办理的情况下,就需要其以高度的责任感,从实际情况出发,只要行动合乎一定的标准,能最有效地解决问题,便应抓住必胜之机,大胆决断,尤其决断,尤其是在处理紧急事件、群体性治安事件、骚扰或动乱事件时,领导者应当在立即报告党委和上级公安机关的同时,自觉地采取行动,正确、快速、有效地予以处理,力争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内部,解决在萌芽状态。
特点有:1、直接性。2、紧迫性。3、非规范性。
十一、什么是公安决断?
公安决断是公安领导者在打击犯罪活动、管理社会治安等日常工作中,对出现的紧急问题所作的决定。
十二、阐述做好公安决断对领导素质的要求?
1、要掌握信息。
2、要当机立断。
3、要动态决断。
4、要善于权变。
4、要敢担风险。
十三、为什么公安决策是公安管理各种职能中最基本的职能?
任何部门、任何层次的公安领导者,其职责都在于拟订规划、贯彻政策、组织管理、使用干部、提供服务。领导者履行这些职责,都是以决策为基础的。离开决策,一切将无从做起。实践表明,决策对于每个公安领导者来说,是一项最重要、最困难、最花费时间的工作。
十四、公安决策学有哪些特点?
1、综合性。
2、应用性。
3、政治性。
十五、公安决策学包括哪些研究内容?
研究内容包括:
1、公安决策原理。
2、公安决策要素。
3、公安决策组织机构的设置和建设。
4、公安决策程序。
5、公安决策技术与方法。
6、公安决策艺术。
7、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在公安决策中的应用。
8、公安决策者的素质和修养。
十六、公安决策学的研究与发展呈现出哪些新的趋势?
1、决策权力的人民性。
2、决策理论的科学性。
3、决策体制的严密性。
4、决策时空的协调性。
5、决策方法的先进性。
6、决策领域的合作性。
十七、如何理解决策权力的人民性?
公安决策者是人民的公仆,他们掌握的决策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有反映人民的意志和要求,才能正确有效地行使决策权,做到立警为公,执法为民,充分体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决策权力人民性的本质。
十八、如何做到决策的科学性?
现代公安决策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决策科学理论为指导,遵循唯物辩证法原理,着力于研究公安决策必须把握的三个层次规律,即主观正确反映客观的认识规律,正确制定和实施决策的规律,公安决策对象的特殊规律。同时,现代决策学将涉及更多的学科,需要研究如何运用这些学科的新成就,使公安决策学这门综合性的边缘学科更加丰富和完善起来。
十九、如何认识学习和研究公安决策学的目的和方法?
目的:1、学习和研究公安决策学是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
2、学习和研究公安决策学是正确行使公安权力的重要保证。
方法:1、学习马克思主义有关科学决策的论述。
2、研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的决策实践。
3、借鉴我国古代和外国有益的决策思想。
4、吸收公安系统科学决策的新鲜经验。
5、总结自身决策实践的经验教训。
二十、经验决策方式与科学决策方式有何区别?
经验决策方式主要是凭借决策者个人的知识、胆略和经验(或者加上某些谋士的认识和意见)所作出的决策。所谓“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就是经验决策的真实写照。科学决策方式是指决策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和决策科学理论为指导,根据决策对象的规律性,坚持决策的原则,遵循决策的程序和方法,发挥决策体制的功能,使决策成为有科学依据并取得最佳效益的活动。在社会环境和决策对象相对稳定、社会管理不复杂的条件下,经验决策方式基本上是能够适应的。但是,由于经验决策主要是依赖于决策者的个人素质,所能处理的信息量有限,而且缺乏规范性和连续性,随意性和盲目性很大,容易随着领导者的更替或注意力的转移而变化,造成决策的混乱和失误。因而,公安决策实现科学化、民主化是时代发展的大趋势。
二十一、重大公安决策如何才能反映社会各阶层多方面的主张、愿望、要求?
1、征求社会团体的意见。如邀请政协、科协、工会、工青团、妇联以及民间团体代表参加座谈会,集中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吸纳其合理内容进入决策。此项较适合于公安高层决策。
2、以“领导接待日”、“现场办公”、“领导工作视察”等形式,直接听取工人、农民、战士、知识分子的意见。
3、通过专题形式的“民意测验”、“发信征集”和“社会听证会”等活动,集中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设。
4、接受人民群众来访。通过这种形式,可以从中归纳、分析群众的迫切愿望和具体要求。
5、掌握新闻媒体信息。如关注报纸、杂志刊登的有关公安工作的反映、观点、评论,以及广播、电视的“焦点访谈”、“新闻专访”、“读者来信”、“群众信箱”、“大家谈”等栏目所反映的公安工作问题和要求。
二十二、为什么发扬民主,不能满足于“简单多数”形成决议的方式?
发扬民主,不能满足于“简单多数”形成决议的方式,还要求达到领导班子成员的思想共识,并且挖掘潜在的真知灼见。要分析和防止在“简单多数”后面隐藏的“从众现象”,即通常所说的“随大流”。因为当少数派,与观点不同的多数人唱对台戏时,会产生孤立感和压迫感;而跟多数人一致,可以减少风险感,增加安全感。因而,领导者对可能持不同意见且未能表达的少数成员,要鼓励其发表看法,并将其意见中与众不同且却独具见解的因素,吸纳到决策中来。
二十三、“领导高明论”有哪些表现、如何破解?
破除“领导高明论”。一般来说,领导者,尤其是主要领导者的认识水平和决策能力比一般干部和群众高一些,但有些领导干部因此产生了“领导比群众高明”、“上级比下级高明”、“书记比委员高明”的观念。因而,在决策中不搞“群言堂”,而搞“一言堂”,往往是一把手说了算,甚至形成“一把手是绝对真理,二把手是相对真理,三把手是服从真理,其倔委员没有真理”的不正常局面。破除“领导高明论”,除了要认识历史是人民创造的,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的唯物史观外,还在坚持党内决策的平等原则和多数原则。
二十四、公安决策如何做到上情与下情的统一?
公安决策必须吃透“两头”,即上头的精神和下头的实际,上情是中央和地方党委、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批示,下情是决策需要的敌情、社情、我情。上情是决策的指导,下情是决策的依据。吃透下情,才能更深刻地领会上情的精神实质;吃透下情,才能更透彻地理解下情的真实价值。对上情、下情了解不真切、不统一,就无法准确地找到决策的依据和确立正确的目标。
二十五、为什么公安决策要坚持报喜与报忧的客观性?
任何一项公安决策都是一分为二的,都存在喜与忧的问题,既报喜又报忧,最尊生客观事实的态度,如果报喜得喜,报忧得忧,下面的工作报告和情况反映,就可能出现报喜不报忧,或者报喜大于报忧,报优小于实际情况的局面,这对于科学决策是十分不利的。因此,要强调尊重客观事实,并且倡导犯颜直谏的精神和反映忧信息的勇气,鼓励多层次、多角度地研究和思考问题,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使决策建立在客观的基础之上。
二十六、公安决策才应摒弃哪些错误的观点?
拥有多大权力的决策者,就应负有多大的法律责任。“无责任即无授权”,这是各国通行的一条法律原则,意即授权之时就必须伴之以责任约束。因而,公安决策者要摒弃一些错误的观念:一是权大于法的观念,二是重政策轻法律的观念,三是“好心决策失误不负法律责任”的观念。
二十七、西方现代科学决策有哪些理论、代表人物?
在决策目标和评价上,提出以“满意决策”准则代替“最优决策”(理想决策)准则的有限理性理念。而“最优决策”标准至少必须满足以下五个条件:第一、决策目标可以数量化;第二、所有的可能方案都必须全部找到;第三、每个方案的执行结果必须全部预先知道;第四、有一个绝对的择优标准;第五、决策不受时间限制。
行为决策理论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的管理大师西蒙。组织决策理论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管理学家巴纳德。渐进决策理论其代表人物是:美国当代著名的政治学家和经济学家林德布洛姆。政策科学理论其代表人物是:美国政策学家拉斯韦尔。公共选择理论其代表人物是:布坎南。超优目标理论其代表人物是:美国著名政策研究学者内格尔。
二十八、阐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公安决策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和改造客观事物的理论基础,也是公安决策的理论基础。公安决策从掌握犯罪斗争和社会治安规律,到拟订方案、作出正确抉择的过程,都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方法论为理论基础。公安决策活动是一种认识活动,公安决策学研究的实质,是从人的主观能力出发,寻求人的主观认识和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一致,并根据对这一规律的认识,采取行动,控制和改造客观事物的发展进程,实现预期的目的和要求。因而,认识论与公安决策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公安决策学的认识论基础。
二十九、阐述公安决策必须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作为基础?
决策作为一种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能力,必须以对客观外界(决策对象及环境)的认识为必要前提。信息的收集、开发、利用,提高信息的可靠度与精确度,都是为使决策者的认识更加深刻和正确,这与认识来自实践是致的。决策活动虽然有其独特的具体规律,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所揭示的一般规律对决策活动来说也是完全适用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能动作用不仅表现在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更重要的是表现在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认识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决策的目的在于实现预期的目标,两者之间具有一致性。决策是重要的认识活动,决策科学与认识论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三十、如何认识公安决策中人的能动作用、创造力?
1、决策者依据对于客观的认识,要提出一个目标,这个目标并非客观存在的,而是根据人的需要,按照客观事物发展规律所表明的趋向和客观条件的许可而主观拟定的。
2、为达到目标而采取的行动方案也不是客观存在的,而要由决策者依据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主观设计出来。
3、在若干个方案或若干组方案中,决策者通过比较,选择采用某种方案或某组方案,并且在实施过程中随时根据情况变化进行调整,实现方案的转换或增补,这也是决策者经过分析和判断确定的,离不开决策者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
三十一、如何理解决策活动在认识活动中起到了理论和实践这间的中介作用?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把认识过程表达为“实践—认识—实践”这样的一个公式,而无论是从实践到理论,还是理论到实践,决策活动都是必不可少的。实践是具体的、特殊的,理论是一般的、抽象的。实践不能自然而然成为理论;同样,理论也不能直接作用于实践。其中,决策活动就是将理论与实践相联结的纽带。
三十二、为什么逻辑论证方法可作为初步检验公安决策的标准?
逻辑论证方法是指经过长期实践概括出来的、可作为初步检验决策可靠程度的原则和办法。我们支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是在最终的、根本的意义上讲的。我们承认逻辑论证也可以作为初步的检验标准,是因为逻辑论证方法本身也是由实践证明是正确的、科学的认识事物的方法。决策过程所遵循的科学程序和原则,具有避免决策失误的保障作用,这本身就是由实践证明的真理。因此,逻辑论证之所以能够作为初步检验决策的标准,也是由其客观性、实践性来决定的。
三十三、如何现解检验公安决策的最终的、根本的标准是实践?
由于客观事物十分复杂,千变万化,决策与客观规律、客观环境完全符合是非常困难的,尤其是宏观的、多因素的、变化快的决策,更不可能像数学公式、几何原理一样靠逻辑思维就可得出确切的判断。即使自然科学的定律,如牛顿定律等,也随着科学的发展而需要加以修改。因此,逻辑论证检验决策正确与否的作用是相对的、有限的,归根结底,决策还要靠实践来检验。只有坚持这一条,才能从根本防止任何主观臆断,才能使任何决策体制、原则、程序等在实践检验中不断变化、发展。
三十四、什么是辩证思维方法?特点?
所谓辩证思维方法,是指人们在实践中认识到客观世界的辩证性、规律性,并把它运用于思维而形成的观察世界、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
特点主要有:1、实践性。2、科学性。3、客观性。4、辩证性。
三十五、应用从实际出发的思维方法作决策必须把握哪些问题?
1、公安领导者进行决策,首先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从实际出发作为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准确地把握打击犯罪、社会治安管理和公安队伍建设的发展趋势、客观规律和存在的问题。
2、从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的具体情况出发,一切依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而不能从本本和主观想像出发,也不能从固定的模式和僵化的观念出发。
3、作出每项重大决策前,要全面了解和掌握决策问题的现状,它现有的条件,它的复杂性,它的来龙去脉及发展变化情况,它的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等等。这是进行决策的前提和基础。现代公安决策的大量生动事例表明,遵循从实际出发的思维方法,决策就有坚实可靠的基础,就有成功的把握;反之,决策就成了无源之水,就不可能进行正确的决策。
三十六、决策中如何把握对立统一的思维方法?
1、所谓对立中把握统一,就是在对各种矛盾及其矛盾的对立面的分析中,把握一个统一的基础。
2、所谓在统一中把握对立,就是把握矛盾的对立的双方。比如,决策者既从领导者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又从公众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既进行正向思维,考察决策的可行性,又进行逆向思维,考察决策的不可行性;既考虑决策的优点,又要发现其中的不利因素,等等。从统一中把握对立,容易达到比较全面的认识,使决策更能和实际相符合,减少失误。
三十七、决策中如何把握普遍与特殊相统一的思维方法?
1、党委、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制定的方针、政策、原则,在全国范围内具有普遍指导、统一规范的意义,这是普遍性,各地公安机关必须认真贯彻执行。
2、各地区都有自己的情况和特点,这是特殊性,各地公安机关在作出决策时,必须找到上级要求与自身实际的最佳结合点。
三十八、阐述应用系统思维方法应把握的原则?
1、整体性原则。2、结构性原则。3、层次性原则。4、相关性原则。5、最优化原则。
三十九、什么是调查研究?
调查研究是调查和研究的统称,是既有区别又有密切联系的两个方面。调查是指人们为了认识和解决某一个问题,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方法,对客观实际情况进行深入了解,从而掌握第一手材料的过程;研究就是运用科学的方法,对调查得来的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和分析,从而取得对事物的本质及其变化规律的认识的过程。
四十、公安决策者在调查研究中就采取什么态度?
第一、要尊重事实,广泛听到民警、群众的意见,了解和掌握事物的真实情况;第二、要以事实为核实,求索真相;第三,要坚持从实际出发,不带框框,不先入为主,更不能弄虚作假,浮夸虚报,防止偏听偏信;第四,要有甘当小学生的精神,有满腔热情、眼睛向下的决心和求知的渴望,虚心向民警和群众学习,寻求真理,掌握第一手材料。不能把群众当成工具,需要了解问题、查证情况时便虚心求教,一旦问题解决就淡忘不理。
四十一、为什么在作出决策前领导者要亲自作调查?
在作出决策之前,领导者更要亲自作调查,不能假手于人或派工作组代劳。不论现代通讯手段如何先进,亲自调查都是不可缺少的,因为有三个问题是别人所不能代替的;一是调查是领导者怀民警和群众感情交流,别人不能代替;二是调查是领导者对实际情况的切身体验,别人不能代替;三是调查是领导者在与基层民警和群众直接接触中对问题所引起的思考,别人不能代替。
四十二、公安决策者在决策中主要的思维方式有哪些?
1、经验思维。2、公理思维。3、创造性思维。
四十三、什么叫经验思维及其优缺点?
经验思维是以经验为依据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形式。
经验思维的优点,是在决定一个问题时,可以从经验中找到一些办法;面对打击犯罪斗争和群众性治安事件的一些复杂局面,经验将帮助决策者把握全局、关键和时机。
经验决策有一些明显的不足,它具有内容的重复性、直观的感知性、认识的表面性、观察的局部性,分析的非定量性等特点,在今天社会处于变革时期,公安工作出现大量的新情况、新问题的条件下,经验思维就显得难于适应了。
四十四、什么叫合理思维?如何正确应用?
公理思维就是从相对真理出发,通过逻辑推理、判断和演绎,从而得出结论的思维方式。如果严格地按照公理思维方式去对同一类相对稳定的事物作决策,一般是正确的。但是,由于公理思维的不完整性,对于一些新的事物,因为没有现成的公理可以遵循,有时就会不知如何是好。而且事物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有许多相对真理随着事物本身的发展,已不再成为真理,或在某一条件下已不再是真理。这是自然科学中是常有的,在社会科学中也较为普遍。改革开放前的公安工作中,与当时相对封闭的社会环境相适应,强调城市公安派出所要在成年人口管理上做到“四知”(知身份情况、知经济情况、知现实表现、知经常交往人员),来发现和打击犯罪分子,保持社会治安稳定,这可以说已形成了公理。但随着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大批流动人口和国外人口涌入城市,要完全做到“四知”已不可能,只能实行分层次的动态管理。社会治安管理情况的变化就打破了原来成年人口管理的公理思维模式。因此,公安领导者在处理相对静止状态的事物时,采用公理思维方式决策有较大成功的把握,而对处于动态变化的事情,则需要采用创造性思维方式。
四十五、什么叫创造性思维及特点?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具有开拓创新意义的思维活动,即开拓认识新领域、开创认识新成果的思维活动。
其特点有:1、新颖性。2、灵活性。3、不固定性。4、创造性思维的主要形式是想像、灵感和直觉。
四十六、什么叫综合创造法?
即是指对相同或类似事物进行纵横比较、对照、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综合研究而得出崭新结论的创造方法。综合就是创造,把原来不相干的东西综合为一体,并具有一定的功能,便是创造。
四十七、什么叫联想创造法?
即指从别人或一件事情中得到启示,然后围绕决策问题进行联想,从而获得新的主意的创造方法。
四十八、什么叫推理创造法?
即指对那些相对静止决策问题,通过运用逻辑思维进行推理判断,从而获得新的见解的创造方法。
四十九、什么离题创造法?
即指对某些决策问题绕开原来题目进行研究,摆脱思维定势框框,从而开阔思路找出新方案的创造方法。
五十、什么叫移植创造法?
即指把适合于一定范围、一定方面的经验方法和技术等扩展到自身的决策问题,从而获得明显和意想不到的效果的创造方法。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相关推荐
2023年4月浙江自考律师公证与仲裁制度模拟试题及答案汇总(下)
03-232023年4月浙江自考《农产品营销理论与实务》章节习题汇总(上)
02-172023年4月浙江自考《普通逻辑原理》模拟试卷及答案(六)
03-312022年浙江自考《毛泽东思想概论》练习题及答案(11)
07-272023年10月浙江自考《英语(二)》模拟试题及答案12
05-162023年4月浙江自考《教育科研方法》章节试题汇总(下)
02-172023年10月浙江自考《英语(二)》模拟试题及答案6
05-162023年4月浙江自考《伤寒论》练习试题及答案32
11-102022年浙江自考《财务会计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一
05-282023年4月浙江自考《园林树木学》复习题及答案
02-18